狻猊的读音:suān ní。狻猊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一说是第五子,另说是第八子)。形如狮,喜烟好坐,其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古书记载的外貌与狮子相似,是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常出现在中国宫殿建筑,香炉上。狻猊作为装饰,出现在香炉上的脚部。
狻猊怎么读音
狻猊的读音:suān ní。
狻猊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一说是第五子,另说是第八子)。形如狮,喜烟好坐,其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古书记载的外貌与狮子相似,是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常出现在中国宫殿建筑,香炉上。
狻猊作为装饰,出现在香炉上的脚部。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文殊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
龙之九子,可谓“花开九朵,各表一枝”。其中第五子——狻猊就是个特立独行的龙子。狻猊的外形和狮子相近,孔武有力,但它的性子却与外貌相反。
与囚牛痴迷音乐、睚眦酷爱刀剑、饕餮喜爱食物等不同,它喜静。这个静,可不是现在常说的“宅”,而是恬淡寡欲、独善其身的静。
到明代时,衍生出龙生九子的形象,狮子的古名狻猊也被附会为龙生九子之一。因其本来形象狮子多与宗教有关,也就衍生出狻猊好香火,多附于香炉之上的形象了。
狻猊大致有三种用途:
其一是佛或菩萨的坐骑、护法兽。传说狻猊喜烟好坐,佛主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
其二,狻猊被视为瑞兽。正因是护法兽,狻猊被视为趋吉避凶的瑞兽,引入人们的实际生活,逐渐又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民俗佳节以及铜镜纹饰当中。
其三,驱妖辟邪、镇守陵墓、守护宫门和府邸。鉴于狮子吼的无上威力,隋唐时期人们用它的石雕镇守于陵墓,驱妖辟邪或象征权威。
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