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是怎么读

及笄,汉语词语,拼音是jí jī,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
及笄是怎么读
及笄是的读法是【jí jī】
及笄,汉语词语,拼音是jí jī,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庭芬﹞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明朱鼎《玉镜台记·议婚》:“润玉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
分词解释:及(拼音:jí)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只手触及前面的人,本义是追赶上,抓住,引申为到达。又转指到那个时候,再引申为趁这个时候。“及”又表示并列关系,作连词用。“及”由“到”又引申为比得上。
笄,汉语二级字,读作笄(jī),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发笄。弁笄。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及笄。笄年。

及笄造句:
1、伯荣年已及笄,见环放诞风流,惹动情窦,免不得与他笑谑。
2、她生得肌肤胜雪,发如堆鸦,年夫及笄,容貌已是极美,着一身白碾光绢珠绣金描挑线裙,束一条白玉镶翠彩凤文龙带,钗如天青而点碧,珥似流银而嵌珠,便是一双绣鞋,也是金缕银线,绕着五色牡丹,华贵难言。
3、周娥皇吐了一下舌头,倒显出了及笄年华女孩儿的本色。
2023-05-22
cdw 阅读 141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6:56: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唔哩生活 豆蔻年华,及笄,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古稀,期颐的读音?

    2. 及笄:jí jī,指女子满十五岁,古代女子满十五岁行笄礼,表示已经成年,可以结婚了。3. 弱冠:ruò guàn,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但还未达到壮年。4. 而立:ér lì,指男子三十岁,意味着男子已经建立了家庭和事业,步入了成熟的人生阶段。5. 不惑:bù huò,...

  •  校企律说法 及笄和笈笄的区别

    及笄:读音【jí jī】及笄指女子满15周岁,也就是古代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出自:《礼记·内则》:原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及笄,亦作“既笄”,笄:束发用的簪子。2、及冠:读音【jí guān】及冠指男子年满二十,及冠也称加冠、弱冠。 男子满二十岁之后,需要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

  •  唔哩生活 古代及笄及冠前后区别

    1、及笄:及笄,读音为jíjī,是指女子满15周岁的仪式。这一习俗源自《礼记·内则》中的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及笄之时,女子会开始使用笄子来束发,象征着她们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2、及冠:及冠,读音为jíguān,是指男子满20岁的仪式。及冠又称为加冠或弱冠,意味着男子已经步入成年。在...

  •  求秋梵璧7v “及䈂”一词怎么读?

    及笄 [ jí jī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í jī ]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

  •  谷艾文艺苑 古代女子及笄的读音

    “古代女子及笄”的读音是“gǔ dài nǚ zǐ jí jī”,其中“及笄”读音为“jí jī”。“及笄”是汉语词语,基本释义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所以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在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及笄”相关成语“及笄年华”,便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夜唱网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对对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