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汉语词语,拼音是jí jī,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
及笄是怎么读
及笄是的读法是【jí jī】
及笄,汉语词语,拼音是jí jī,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庭芬﹞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明朱鼎《玉镜台记·议婚》:“润玉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
分词解释:及(拼音:jí)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只手触及前面的人,本义是追赶上,抓住,引申为到达。又转指到那个时候,再引申为趁这个时候。“及”又表示并列关系,作连词用。“及”由“到”又引申为比得上。
笄,汉语二级字,读作笄(jī),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发笄。弁笄。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及笄。笄年。
及笄造句:
1、伯荣年已及笄,见环放诞风流,惹动情窦,免不得与他笑谑。
2、她生得肌肤胜雪,发如堆鸦,年夫及笄,容貌已是极美,着一身白碾光绢珠绣金描挑线裙,束一条白玉镶翠彩凤文龙带,钗如天青而点碧,珥似流银而嵌珠,便是一双绣鞋,也是金缕银线,绕着五色牡丹,华贵难言。
3、周娥皇吐了一下舌头,倒显出了及笄年华女孩儿的本色。
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