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的拼音和意思

及笄的拼音:jí jī。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引证解释: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明代朱鼎《玉镜台记议婚》:“润玉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
及笄的拼音和意思
及笄的拼音:jí jī。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引证解释:
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
明代朱鼎《玉镜台记议婚》:“润玉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
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
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清代和邦额《夜谭随录吴喆》:“女年甫及笄,有容色。”

单独字义:
及,读作jí,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是追赶上,抓住。引申为到达、连及等义。
笄,古代女子用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曾在河姆渡遗址出土。
2022-11-27
cdw 阅读 121 次 更新于 2025-07-18 12:37: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