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语言学的注音方法

我国传统语言学的注音方法,主要有“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这些注音方法,不仅对占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现代的语音等方而的研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譬况法。这是一种以一个读音相近的字作参照,描写某字读音与此字相像的注音方法。例如:(1)《公羊传·庄公一十八...
我国传统语言学的注音方法
我国传统语言学的注音方法,主要有“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这些注音方法,不仅对占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现代的语音等方而的研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譬况法。这是一种以一个读音相近的字作参照,描写某字读音与此字相像的注音方法。例如:
(1)《公羊传·庄公一十八年》“蜷秋城者为客,伐者为卞。”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民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卞,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
(2)《淮南子•地形训》说:“其地易黍,多旎犀。”东汉高诱注:“旎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这种方法只能对读音作简单、含糊的提示、说明,很难让人们精确的理解所注字的精确读音,加上它对发音的快慢,用气的力度有要求,让人拿捏不准,效果不是很理想。
2、读若法。读若法也叫读如法,它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提示要注音的字的读音,实际上就是打比方。例如:
(1)《说文解字》:“殉读若宣。”
(2)《礼记·中庸》:“其治国如示诸掌乎?”郑玄注:“示,读若‘寘之河干’之寘。”
“读若”一般只起拟音作用,是注音的最初形式,很难精确的为汉字注音。
3、直音法。就是用另外一个汉字的读音来给这个汉字注音的方法。例如:
(1)《汉书•高帝纪》“高祖为人,隆举而龙颜。”颜师古注引服虔曰:“举音拙。”
(2)“单父人吕公善沛令”,注引孟康日:“单音善,父音甫。”
直音法在我国使用了很长的时间,直到现在,仍有一些辞书依旧沿用这种方法,但是直音法本身也有局限性,主要是并不是每个音节都有同音字,这就给注音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4、反切法。用两个字拼成另一个字的音,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和所切之字韵母相同。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例如:华字是胡化切,取前者胡的声母h和後者化的韵母ua相切,便是华字的读音。2021-01-17
cdw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9-11 22:10: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我国传统语言学的注音方法,主要有“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这些注音方法,不仅对占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现代的语音等方而的研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譬况法。这是一种以一个读音相近的字作参照,描写某字读音与此字相像的注音方法。例如:(1)《公羊传·庄公一十八...

  • 我国传统语言学阶段的主要注音方法是反切法。反切法,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一种双拼制注音法。反切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并来注音,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如“练,朗甸切”,即“练”的发音是“朗”的声母与“甸”的韵母及声调所拼成。在反切法之前,...

  •  深空见闻 什么是反切法?

    反切法是汉语注音的一种古老方法,它在语言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方法通过选取两个汉字的声母和韵母来拼合出目标字的读音。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声母与韵母的组合来表示一个字的发音,具体操作是选择一个声母与目标字相同的汉字,再选择一个韵母与目标字相同的汉字,然后将这两个字的声母和韵母拼合,以此来...

  •  誉祥祥知识 古代注音方法是什么

    反切法的运用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在语言学上的智慧,这种通过两个汉字巧妙组合来注音的方式,不仅直观易懂,还便于传承。在古代,人们通过反复练习反切,不仅能够准确掌握汉字的发音,还能深刻理解汉字的发音规律,这对当时的教育和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反切法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古代持续使用如此之久,不...

  •  腾云新分享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汉字注音方法

    直音方法则是在同音字之间建立联系,用同音字来注音。这种方法简单易懂,易于记忆,但在处理多音字时显得力不从心。反切方法更为复杂,它通过选取两个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具体来说,取第一个字的声母,与第二个字的韵母相拼,从而得到目标字的读音。这种注音方法在准确性和系统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夜唱网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对对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