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的普及,是1958年2月《汉语拼音方案》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之后进行的。《汉语拼音方案》推行后,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开始用汉语拼音为汉字注音,中小学课本也有了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
1815年到1823年之间,在广州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了一部《中文字典》,这是最早的汉英字典,字典中用他自己设计的拼音方案来拼写汉语的广东方言,实际上是一种方言教会罗马字。接着,在其他的方言区也设计了不同方言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中厦门的“话音字”1850年开始传播,仅在1921年就印刷出售五万册读物,直到新中...
汉语拼音字母与英语字母相似,均包含二十六个字母,但学习汉语拼音字母并不普遍。汉语拼音通常在小学一年级时在学校里教授,而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则使用汉字标注,这在科学性上存在不足。由于语文教科书中对韵母的分类存在错误,导致学习汉语拼音的效果不佳,因此现在语文教科书的流程是先识字,后学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