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拼音是什么?

yú xǔ ,wéi yǒu yuán tóu huó shǔi lái。这句话出自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1、全诗如下:《观书有感》【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拼音是什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拼音是wèn



qīng


,wéi
yǒu
yuán
tóu
huó
shǔi
lái。这句话出自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
1、全诗如下: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3、赏析:
朱熹《观书有感》是一首说理诗。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这首诗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
4、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叉仲砖,号晦庵,晚号晦翁。古徽州婺源县(今属江西)人,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中国十一世纪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问渊博的学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魏晋以来儒、佛、道、二程(程颢、程颐)的思想,把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问题融於一炉,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2020-02-07
cdw 阅读 94 次 更新于 2025-11-19 10:50: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意思_出处及原文翻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是:要问这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这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不断为它送来活水。出处:该句出自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观书有感》原文翻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翻译: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

  •  谷梁春冬81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全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全诗——答: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品出处】出自《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

  •  翡希信息咨询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意思_出处是哪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是: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这句话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全诗如下: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是宋朝著名的...

  •  司泽南聿 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赏析:朱熹《观书有感》是一首说理诗。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

  •  校企律说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是什么?

    哲理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保持持续更新和发展的态势。详细解释:1. 源头活水的重要性 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形象地表达了源头活水对于渠道清澈的重要性。这里的“渠”可以看作是事物的表象或者状态,而“源头活水”则是事物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只有源源不断地...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AI工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