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惶诚恐(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惶恐不安。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译文:我...
【汉语文字】:诚惶诚恐 诚惶诚恐成语配拼音 【字词拼音】: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字词注音】:ㄔㄥˊ ㄏㄨㄤˊ ㄔㄥˊ ㄎㄨㄙˇ 【词语解释】: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员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诚惶诚恐,汉语词语,拼音是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意思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译文任官又没有功绩,长期窃居官位,使得功臣心怀不满,我实在惶恐不安。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带有幽...
【诚惶诚恐的意思】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诚惶诚恐的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诚惶诚恐,读作: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其中“诚”意为实在、的确,“惶”和“恐”则表示害怕,因此,这个词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小心谨慎,内心充满害怕不安的情绪。历史渊源 诚惶诚恐最早出现在汉代许冲的《上说文解字书》中:“臣冲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最初是臣子在向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