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读音:yān。鄢,汉语二级字,读作鄢(yān)。左右结构汉字。基本字义是指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鄢陵县一带;该字也是姓。首先,鄢字分解为“彦”、“可”,寓意是美好的、可以的、有才华的意思。在中国古代,许多名人中带“鄢”字,如:明代有文学家、史学家、刑部尚书“鄢懋卿”,...
鄢用于人名读yān。鄢,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中国姓氏,源于上古时期的国名,属于以国名为姓。姓氏渊源出自妘姓,为颛顼帝的后裔,以国名为姓。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鄢姓为西周时楚国的后裔,楚穆王时有司徒潘之子食采于鄢,其后子孙遂以鄢为姓。鄢建华:男,1935年出生,湖南安化人。教授级高级工...
读音: [ yān yǐng ]释义:1.春秋楚文王定都于郢,惠王之初曾迁都于鄢,仍号郢。 因以“鄢郢”指楚都。2.泛指今湖北江陵、襄阳一带。英文翻译:Yan Ying 相关介绍: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
鄢: yān 1.鄢陵(Yānlíng),地名,在河南。2.姓;蔫:niān 1.花木、水果等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萎缩。 2.精神不振。 3.性子慢。焉:yān 1.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善莫大~。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不入虎穴,~得虎子? 3.乃;于是:必...
读音:yān。声母:y。韵母:an。释义:1、鄢陵(Yānlíng),地名,在河南。2、姓。引证:唐代·李白的《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翻译:楚邦曾经有壮士伍子胥,依靠吴王终于报了家仇。申包胥在秦庭大哭七日七夜,眼睛都哭出鲜血,终于获得秦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