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拼音之前,古代人是怎么练习发音的呢?

成为字书的常用标音方式。但反切法还是有它的问题,毕竟反切法能生效的前提是大家须具备一定数量的汉字发音知识,不像音标法,只要掌握少数字母的发音就能一法通万法通,藉之模拟所有生字的读音。总而言之,对象形文字的中文来说,没有统一标准读音的前提下,反切可能已是最适合大众识读生字的方法。
古代没有拼音之前,古代人是怎么练习发音的呢?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中国开始出现反切法,利用汉字的声母、韵母去拼出一个生字的音。举例而言,像丢这个字没有同音字,那就用「得」的声母与「鸠」的韵母去拼出其读音,即「得鸠切」(或称「得鸠反」),取上一字的声、下一字的韵与声调。这个方式虽然还称不上完美,总是比譬况、读若、直音法好用多了,所以反切法出现后就广泛流传,成为字书的常用标音方式。但反切法还是有它的问题,毕竟反切法能生效的前提是大家须具备一定数量的汉字发音知识,不像音标法,只要掌握少数字母的发音就能一法通万法通,藉之模拟所有生字的读音。总而言之,对象形文字的中文来说,没有统一标准读音的前提下,反切可能已是最适合大众识读生字的方法。2022-05-06
练习发音是口语学习,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在拼音之前,是另有一套音韵学系统的,比如在《康熙字典》中,对一个字的发音,就是通过两个字来确定,即取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2022-05-05
cdw 阅读 49 次 更新于 2025-05-04 16:13: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宸辰游艺策划 没出汉语拼音前,古人是怎么拼读汉字的呢?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汉语拼音出现的非常晚,是在清朝末年才出现的,至少鸦片战争以前都是没有所谓的汉语拼音的。这种情况直到“切音字”运动的出现,这个运动是由梁启超发起的,同样这个“切字音”就是汉语拼音的雏形。“切字音”运动虽然是梁启超发起的,不过真正把拼音创造出来的却是卢戆章,他潜心眼睛汉...

  •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中国开始出现反切法,利用汉字的声母、韵母去拼出一个生字的音。举例而言,像丢这个字没有同音字,那就用「得」的声母与「鸠」的韵母去拼出其读音,即「得鸠切」(或称「得鸠反」),取上一字的声、下一字的韵与声调。这个方式虽然还称不上完美,总是比譬况、读若、直音法好...

  • 1、反切法:使用两个汉字标注一个汉字的发音,第一个汉字表示声母,第二个汉字表示韵母和声调。通过反切法,可以推断出一个汉字的发音。2、韵书:古代的韵书是一种按韵部排列汉字并标注发音的字典。韵书的使用帮助人们学习汉字的发音。3、口头传授:许多学者和文人通过口头传授学习汉字发音。模仿老师的发音...

  • 我国古人确实没有用拼音来认字,但是聪明的古人也是想出办法来认字,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注音。直音指用同音字来标注,但如果同音字也不认识的话,那这个字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在陌生字上面标注两个字,所注字的声母也是反切上字的,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是反切下字的。这两种方法是很多读书人收益,广...

  • 1、直音。直音产生于汉代末年,即以读音相同的较为简单的字来为生僻字注音,比如以"和"为"龢"标音。这种方法操作很是便捷,只要能找到相同的字就行,不过这也正是它的局限所在,毕竟并非所有字都能找到同音字,即便找到同音字,可能此字同样比较生僻,难以识读。2、读若 同样是以一个大家普遍...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组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