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汉字拼音的发明人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著《西字奇迹》,这被认为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方案”。1625年,金尼阁把利玛窦等人的罗马字注音方案加以修改补充,写成一部完...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吧。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清末明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
关于拼音的来源与历史如下:在清末年间,中国拼音文字运动的先驱者卢戆章先生却可以称得上“拼音之父”。卢戆章有一本书叫《一目了然初阶》,这是中国人自己拟订的第一部拼音方案和第一本拼音文字课本。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至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
望采纳: 1.【汉语拼音的来源】发源在古代中国,唐时期用梵文字母拼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后明代回族人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被称为“小儿锦”。由于信仰学习的需要这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汉语拼音至今在我国西北民间流传不衰。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在教学生...
关于拼音的历史由来和发展如下:拼音的历史 在拼音诞生之前,认字的时候主要使用【直音法】和【反切法】。直音法,即用同音字注音,比如“箱,读如香。”用一个简单字为复杂字注音。但如果连简单字都不认识怎么办呢?受梵文的启发,有了声韵分开的意识,于是古人发明了反切法。反切法,即用两个字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