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进行口算练习,复习除法基础。 动手操作:利用10根和9根小棒进行分组操作,引出有余数除法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探索新知 动手实践: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小棒,通过摆正方形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摆正方形,记录...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与理解。 通过实践、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行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经历知识发现过程,培养观察、归纳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小于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情境理解余数为何总小于除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工具 小棒等教学道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进行口算练习,复习除法基础。 动手操作:利用10根和9根小棒进行分组操作,引出有余数除法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索新知 动手实践: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小棒,通过摆正方形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摆正方形,记录能摆几个正方形及剩余的小棒数量。 通过讨论和反馈,形成除法算式,如8÷4=2余2等。 观察发现: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用小棒验证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确认余数总是小于除数。 总结余数概念及余数小于除数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 实践操作:用一堆小棒摆五边形,让学生思考并实践可能剩余几根小棒,进一步巩固余数小于除数的概念。 解决实际问题:给出除数为8的除法问题,让学生思考余数最大可能是几,提高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有余数除法的概念、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以及通过实践得出的规律。 鼓励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激发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025-05-08
cdw 阅读 36 次 更新于 2025-09-10 21:36: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反思 内容扩展性:《有余数的除法》作为表内除法知识的扩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的除法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达成:通过教学,学生基本理解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余数小于除数的重要原则。二、教学方法与策略反思 ...

  •  文暄生活科普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扩展,承上启下,是后续除法学习的基础。教学目标是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体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式,知道余数小于除数。重点难点在于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有余数除法,了解除数与余数的关系。利用直观学具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摆正方形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

  •  文暄生活科普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二、在操作比较中探究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分食物和摆学具的情境中,了解到平均分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刚好分完或余下部分。通过讨论和分析,学生在操作比较中逐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发展了数学思维,获得了成功感。这种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三、借算法多样化激活...

  •  翡希信息咨询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

    一、教学准备与课堂参与 教具准备充分:为了激发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程的兴趣,我精心准备了教具,并在午托时间与学生一起完成了教具的制作。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还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时间分配合理:面对知识点的组合,我最初有些犹豫,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

  •  文暄生活科普 二年级下册数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作为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内容,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关键。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意义,同时联系已有知识进行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是难点,对于后续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至关重要。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及二次授课,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范例范文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夜唱网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对对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