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迟(1914--1996)在“四人帮”垮台后倾力创作报告文学,致力于刻画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工作者。他的作品不但有诗的语言和节奏,还有诗的想象和意境,文字生动优美,感情奔放;既富于哲理思考,又充满浓郁诗情,在报告文学领域独树一帜。出版的报告文学集有《哥德巴赫猜想》、《结晶》等。发表于1978年的《哥德...
《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功在于它突破了以往的文学传统,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对有争议的科学工作者进行了深情的颂扬。陈景润也因此成为新时期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典型人物。徐迟的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存在“一律化”的倾向,但他注重表现人物的独特个性和品格,通过与人物特性相呼应的表现形式,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徐迟...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陈景润在数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尤其是他在证明“1+2”这一猜想上的艰辛历程。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陈景润面对重重困难时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深刻揭示了他如何在攀登数学高峰的过程中克服种种挑战。陈景润的故事激励着无数读者。他面对的困难不仅仅是学术上的,...
前几天,看了青年批评家李云雷的“重读《哥德巴赫猜想》”的文章。也许文章经过岁月的沉淀,以彼时彼地来看这篇当时曾轰动一时的作品,会更客观和理性,也会更能看出它成功的原因。作者从徐迟的这篇报告文学所产生的巨大的轰动效应,而到90年代他所写的《来自高能粒子的信息》的反应平平。这种反差的现象...
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是哥德巴赫本人,但使这一猜想广为人知的报告文学作品《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是徐迟。以下是对两者的详细介绍:一、哥德巴赫 身份:哥德巴赫是一位德国数学家。贡献:他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该猜想表述为: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这一猜想在数论领域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