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估计》教案范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对物体长度的估计能力,逐步构建空间观念。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估计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良好的估计习惯。教学重点: 准确估计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 掌握估计...
3、去尾法:去尾法是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常用的数学取值方法,其取的值为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小),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在生活之中。4、数量单位估计法:用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去感知数量单位,实际体验数据的大小多少。
4. 数量单位估计法:通过生活中实际的物体来感知数量单位的大小,从而对数据的大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举例说明:如果一套车票和门票的价格是49元,四年级需要104套这样的票,需要准备多少钱?估算方法一:将49元近似为50元,将104套近似为100套,那么需要准备的钱就是50元乘以100套,即5000元。估算方...
1、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养成估算的习惯。2、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观点。教学重点:掌握乘法估算方...
学生已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经验会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进行估算,我估计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不成问题,我运用知识迁移这个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在积极主动参与中领悟到乘法估算的方法。 1、独立思考,想一想你会怎样估算? 2、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估算策略。 郑毓信教授曾经这么说过:“没有经过个体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