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缝隙,一点小小的温情。今日已蔓延成 我人生的全部重量。青春易逝,韶光不回,是处在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不能感悟的。但要把青春梦一般的消失写得这样富有立体感,让人可触摸,并顿生惆怅之情,却是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学功力所至。首节写“醒来”,这是幅度极大的时间跨跃:“我”已从一个...
要一篇现代诗范文
醒来,发觉藤萝满地,果实已是累累。
还有什么话可说?
我是岩层,怀着男人的固执。
而你只是
一粒小小的种子,
一个小小的缝隙,
一点小小的温情。
今日已蔓延成
我人生的全部重量。
青春易逝,韶光不回,
是处在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不能感悟的。
但要把青春梦一般的消失写得这样富有立体感,
让人可触摸,并顿生惆怅之情,
却是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学功力所至。
首节写“醒来”,
这是幅度极大的时间跨跃:“我”
已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到了儿女成群的中年。
就像那如今已果实累累的满地藤萝一样。
当年,“一粒小小的种子”
被风偶然吹进岩层的缝隙中,
然后发芽长大,
如今已是“绿叶成荫子满枝”,
变成了“我人生的全部重量”。
诗中流露的万千感慨,
以及那淡淡的怅然若失的情怀,
都紧紧包裹在诗的迷离和朦胧之中,
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诗构思精巧,
比喻独特,可谓同类题材中的精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
即使在耄耋之年,
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
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
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
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
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
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
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
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
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
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
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
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