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修订,2016年12月28日发布,2017年7月1日起施行,旨在规范金融机构相关报告行为,打击洗钱等犯罪活动。主要内容如下:适用范围:适用于境内依法设立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需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金融业务机构。
【答案】:A 本题考查证券公司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B项,证券公司应当制定证券公司的交易检测标准,并对其有效性负责。C项,证券公司发现或者有合理的理由怀疑客户、客户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客户的交易或者试图进行的交易与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相关的,不论所涉资金金额或者资产价值大小,应当向...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必须严格遵循《反洗钱法》等相关法律,对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进行报告和管理,具体要点如下:一、大额交易报告 范围界定:涵盖现金交易,当转账金额超过人民币5万元或外币1万美元时,需进行报告。 报告时限:交易发生后的5个工作日内提交电子报告。 例外情况...
报告时限:金融机构在确认为可疑交易后,应及时以电子方式提交可疑交易报告,最迟不超过5个工作日。对于明显涉嫌犯罪或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交易,应同时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报告。四、内部管理措施 制度建设:金融机构应制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对分支机构、附属机...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实行电子化报送,具体如下:报送主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并公布的应履行反洗钱义务的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金融机构应通过其总部或者总部指定的一个机构提交报告。大额交易报告:当出现如当日单笔或累计交易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