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由驻华间谍们提供的一连串大势报告中,最鲜明的就是强调中国的全民腐败,而不只是官场腐败,然后强调日本必须先改造中国,才能团结中国对抗西方。 在这方面,分析最为深刻的,是宗方小太郎。甲午战争爆发后,宗方小太郎对其上一年草就的分析报告《中国大势之倾向》进行了全面的修改。他首先分析中国的年财...
根据李鸿章的报告,结合战前日本情报机构搜集的资料,统计甲午战争爆发前,驻防旅顺、大连湾、天津、威海等地的淮军等勇营军队,计有毅军、亲庆军、铭军、盛军、武毅军、仁字军、嵩武军等番号,兵力38642人。另加上驻在奉天的勇营部队奉军,直隶练军中较有战斗力的正定、通永、古北口练军共14639人,总...
及翁之死,庆王为之请恤,皇上盛怒,历数翁误国之罪,首举甲午之战。太后不语,庆王不敢再言,故翁无恤典。鸿章及翁同龠禾二人,何人误国至深,皇上、太后等知情者自有明断。 倒是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能一窥鸿章当家之苦、之难。其在呈交天皇之《对华迩言》中说:“中国实属不明日本之真相,虽识者亦甘于表面之...
5. 在甲午战争前后的日本文献中,日本人将自己称为“神州”和“中华”,这在报纸上几乎是一种常态,日本军队所发布的大量文告,更为直白,他们都自称为“驱除鞑虏”的解放者,公开号召汉人“绝猜疑之念,察天人之向背,而循天下之大势,唱义中原,纠壮徒、革命军,以逐满清氏于境外,起真豪杰于草...
清朝的军队是117万。为什么在日本人眼里不值一提?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当局已经对清朝内部的军政民情进行了摸底调查,因此对其战力也有了相当客观的评价。例如,日本参谋本部第二任局长小川奈那于1879年再次被派往中国大陆从事间谍调查。明治二十年向当局提交《征讨清国策案》。这《策案》一针见血的道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