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科普|详解血常规,自己就能读懂验血报告!!

5. 白细胞分类 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与白细胞总数相关。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等;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等;减少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传染病、血液病、药物反应...
U科普|详解血常规,自己就能读懂验血报告!!
血常规是一种通过测量血液中各种成分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基本医疗检查。以下是对血常规关键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的详解:
1. 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 增多:常见于呕吐、腹泻、多汗、大面积烧伤等导致的体液丢失过多,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缺氧情况。 减少: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
2. 血小板 增多:与急性感染、失血、溶血、骨折、脾切除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相关。 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
3. 血沉 增快:可见于炎症、结核病、风湿病活动期、组织损伤、贫血、高蛋白血症、恶性肿瘤等。 减少:常见于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肝损害、脱水及使用抗炎药物。
4. 白细胞 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5. 白细胞分类 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与白细胞总数相关。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等;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等;减少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传染病、血液病、药物反应、变态反应等;减少常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或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感染、血液病、胶原性疾病等;减少无临床意义。
6. 其他指标 如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网织红细胞等,这些指标揭示了不同方面血液成分的变化,有助于诊断营养缺乏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小板异常、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掌握这些血常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验血报告,但请记得,医学知识博大精深,持续学习是必要的。
2025-03-10
cdw 阅读 32 次 更新于 2025-08-26 06:16: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报告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英语单词  夜唱网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樱花动漫 对对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