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悟”不是无源之水,它来自于对前人作品的博观、熟读和函咏,然后才能渐趋开悟,自然脱化。钱钟书先生说:“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学道学诗,非悟不进”。无土打不起墙,厚积才能薄发。要想有妙悟,必须对前人佳作熟读、精思、下功夫,方能豁...
竹花冬更发,橙实晚仍垂。《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皎然的诗词,朴实中有妙悟,禅机中有诗情,读来既有诗趣之美,更有禅思之深,十分值得细细品味。
元好问曾有妙句说“诗为禅家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诗道与禅道,在唐朝已经并肩而行,到宋明,禅与诗更是如盐入水,心境相通。学禅不解诗,慧心总未彻;学诗且知禅,灵境多裨益。禅,即静虑定慧。读禅诗,可妙悟人生,净化心魂,更可以放下烦恼,获得内心喜乐。在中国的诗词世界中,有一类...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元祐中,罢知陈州,以弟蔡砥赃败,夺职,徙安州(今湖北安陆)。夏日登车盖亭,作诗十首,此其第三首。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贬官后的闲散心情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是写诗人游览...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王唯的山水田园诗富有禅意:(诗人名“维”、字“摩诘”、后世称他为“诗佛”)《山居秋暝》(很著名的一首,收入了《自考大学语文(本科段)一书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