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结题报告

一、幼儿分享意识的定义及意义 幼儿的分享意识是指幼儿在群体中生活时,把自己的物品、快乐等与人分享的意识,分享意识是幼儿亲社会的一种意识。幼儿是否具有分享意识,反映出他是否有体察和关心别人的思想和感情,是否具有同情心,是否乐于帮助别人,是否能和别人情感和睦、团结友爱、协作顺利,所以,分享...
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结题报告
一、幼儿分享意识的定义及意义

  幼儿的分享意识是指幼儿在群体中生活时,把自己的物品、快乐等与人分享的意识,分享意识是幼儿亲社会的一种意识。幼儿是否具有分享意识,反映出他是否有体察和关心别人的思想和感情,是否具有同情心,是否乐于帮助别人,是否能和别人情感和睦、团结友爱、协作顺利,所以,分享意识的培养很长时间以来已被认为是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分享意识,可以使幼儿更好的发展同伴关系,使其懂得关爱他人,培养其亲社会行为。为其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分享意识的现状及原因

  我国学者许郑援、吴念阳的研究探讨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他们头脑里的稳定的亲社会观念之间的关系,发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受其主观行为规则的影响。凡是有亲社会观念的幼儿,亲社会行为就果断。如在食物分享中,主动分享的幼儿,都是在“小朋友要互相谦让”,“小朋友要互相帮助”,“不给小朋友吃东西是娇气的孩子”等观念下进行的。当幼儿自身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亲社会观念时,行为就犹豫。如不主动分享食物的幼儿,往往以“你问阿姨行不行?”“我怕阿姨说我。”等来解释其行为。实验还表明,幼儿分享食物和分享玩具所遵循的原则不同,他们的分享观念也有区别。如多数幼儿在分享玩具的行为中遵循的是“轮流原则”“平均原则”,独占的结果比较少见。在分享食物的行为中,遵循的是“成人分配原则”,成人给我的就是我的,一旦接受成人给予的东西之后,就不愿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如有人说:“这是阿姨给我的,你自己去问阿姨要去!”“阿姨不让你吃,你怎么这么馋啊?你吃的时候我问你要了吗?”这都说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受到幼儿亲社会观念影响的。

  (一)幼儿分享意识的现状

  从调查研究看,3—6岁的儿童虽然随年龄增长,分享意识有所发展,但整体来看,现状不容乐观。幼儿不论是对食物、玩具还是奖品等物品的分享人数都不超过50%,即使到了6岁时也是如此。在分享的人群中,幼儿的分享也多倾向于感觉分享(即只是给别人看、听、嗅、摸等),实质性的分享(即完全以利他为目的的分享)很少。同时,分享给别人的动机也多是自利的,如玩具给别人分享多有炫耀之意;还有幼儿说“我给他玩具玩他才给我玩具玩”“我给他糖吃是我怕我的牙吃坏了”“我觉得这个糖不好吃”等等。利他的动机也有,但比较少。

  (二)幼儿分享意识表现不够理想的原因

  幼儿分享意识表现不够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幼儿对分享意识没有认识或者是认识不够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幼儿,不管他们是不是分享,都说不出行为理由。当询问他们为什么做出这种行为时,多半都回答“不知道”。只有小部分幼儿能有具体回答,回答的内容也反映出不是自己的认识,主要是成人的要求或意见。如“我爸爸要我这样”“我妈妈说小朋友要团结”“姥姥说玩具给别人玩会搞坏的”这种认识的不足,固然与幼儿认识水平的局限有关,但更有教育的原因。真正幼儿园的教师去研究行为教育的不多,且教师自身缺乏对分享意识的认识,又没有教育的经验和方法,所以幼儿在这方面所获教育较少。

  2.幼儿没有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
  调查显示幼儿不懂得去体察别人的心情和情绪,他们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完全受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的制约。所以,当看到别的幼儿渴望得到分享物时毫无感觉,无动于衷,甚至当有人提醒说“你看,别人没有心里多难受啊”时,有的孩子竟说“他难受他的”或“这是我的,他要,叫他妈妈买”。2016-10-27
cdw 阅读 48 次 更新于 2025-11-20 00:45: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点子生活家 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

    一、认知与情感基础理解"所有权"概念 先帮助孩子明确"我的""你的"界限(如:"这是你的小熊,那是妹妹的积木"),再引导分享。2-3岁是物权意识敏感期,需尊重其所有权,避免强制分享。共情力培养 通过情景提问:"如果你没有玩具,会不会难过?"让孩子体会他人感受。可借用绘本《这是我的!》《石...

  •  宜美生活妙招 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一、家庭环境的营造 改变教养方式:家长应避免过度溺爱孩子,通过适当的行为练习,让孩子理解分享的意义。 营造交友环境:鼓励孩子邀请同伴到家玩或外出活动,增加孩子与他人互动的机会,从而培养分享行为。 强化分享行为:当孩子表现出分享行为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分享意愿。二、幼儿园的...

  •  翡希信息咨询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

    组织集体活动:在幼儿园中,可以组织一些需要合作和分享的集体活动,如小组游戏、手工制作等,让幼儿在参与中学会分享和合作。设置分享角:在班级内设置一个分享角,鼓励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玩具、书籍等带来与同伴分享,增强分享意识。引导正面情绪:表扬分享行为:当幼儿表现出分享行为时,家长和教师应及时给予...

  •  文暄生活科普 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提倡科学的教养方式:家长应避免溺爱娇纵,通过适当的行为练习,如分享食物、玩具等,来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营造幼儿的交友环境:家长可以邀请同龄伙伴到家中做客,或鼓励幼儿走出家门与同伴交往,以弥补客观因素导致的不足,促进幼儿的分享行为发展。采用合理的强化手段:家长可以通过结果反馈法,让幼儿体验分享...

  •  文暄生活科普 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引导孩子学会分享需以尊重为前提,通过榜样示范和正向激励逐步培养分享意识,具体方法如下:一、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避免强迫分享理解孩子的占有欲: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常因长期独占物品形成“我的即我的”的认知。家长需认识到,2-3岁幼儿正处于物权敏感期,强行要求分享可能引发焦虑或逆反心理。用协商...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范例范文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AI工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