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1~42页。【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初步理解平移与旋转的概念;能够在方格图上准确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增强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平移和旋转,并合作探究平移的...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资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1~42页。【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初步理解平移与旋转的概念;能够在方格图上准确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增强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平移和旋转,并合作探究平移的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2. 学生能够在方格纸上准确数出图形平移后的格数。【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数出图形平移后的格数。【教学用具】课件、图片。【学生用具】方格纸、小房子卡片、小熊卡片、小篇子。【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 引入课题,通过课件展示缆车、升降电梯、风车、电扇的运动,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运动方式。解释缆车和升降电梯的运动为平移,而风车和电扇的运动为旋转。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2. 手动操作,让学生通过游戏感受平移与旋转。引入小熊角色,让学生选择平移或旋转的游戏项目,并进行游戏,观察小熊的运动方式。3. 教师总结:通过游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二、探究体验1.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移动小房子卡片来体验平移的概念,并数出卡片平移后的格数。2. 学生进行小火车游戏,思考小火车的运动路径长度。讨论:小火车的运动类型,路径长度是否相同。总结:无论小熊还是小火车的运动,只要路径相同,长度也相同。三、巩固练习1. 学生制作小篇子,并进行投影订正。2. 学生完成小鱼图的涂色练习,区分平移与旋转。3. 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实例。四、作业布置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在下节课上分享。【设计说明】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和动手操作,理解并区分平移与旋转,体验数学的价值,并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策略包括个人思考与合作交流,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强化学生对平移与旋转的理解。在方格纸上数格数,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平移。小鱼图的练习则结合了旋转的知识,通过比较,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两种运动的特征。最后,通过欣赏生活实例,学生能够将新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了生活实践数学化、数学概念实践化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再回到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观。】20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