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碑文时需遵循“合生老”要求,即行数和字数需对应“1、2、3、4、5”与“生、老、病、死、苦”。具体对应如下:1、2、6、7、11、12、16、17等数字对应。不“合生老”的数字需进行增减调整。主体碑文用大号字体写于墓碑正中间,内容包括对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岳父、岳母、丈夫、妻子、老师、...
普通墓碑书写的格式与范例
墓碑的书写格式与范例主要依据墓碑尺寸大小进行调整,本文以民间私人竖式墓碑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墓碑尺寸一般为小型墓碑(高度2尺6寸至2尺7寸,宽度1尺6寸至1尺7寸),中型墓碑(高度3尺1寸至3尺2寸,宽度2尺1寸至2尺2寸),较大型墓碑(高度3尺6寸至3尺7寸,宽度2尺6寸至2尺7寸)和大型墓碑(高度超过4尺1寸,宽度超过3尺1寸)。墓碑净尺寸不含边框等装饰。
墓碑碑文结构根据墓碑尺寸大小有所不同,一般包含主体碑文、立碑时间和子孙名称。中型墓碑和较大型墓碑在基本内容外,可增加坟内老人的生卒年月或生平简历。大型墓碑增加碑序或墓志铭等。但是否增加部分内容根据立碑者要求决定。
写碑文时需遵循“合生老”要求,即行数和字数需对应“1、2、3、4、5”与“生、老、病、死、苦”。具体对应如下:1、2、6、7、11、12、16、17等数字对应。不“合生老”的数字需进行增减调整。
主体碑文用大号字体写于墓碑正中间,内容包括对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岳父、岳母、丈夫、妻子、老师、好友等的称呼,女性则直接写姓名。若为双墓,男性和女性名称并排,共用“显”或“祖”、“岳”字,其余共用“墓”或“之墓”。主体碑文行数需“合生老”。
立碑时间可用公历、农历或两者结合,写于墓碑右边。公历时间难以“合生老”时,可通过增加“立”、“敬立”、“吉时立”等调整。农历时间字数多时,可调整月份为“冬月”或“腊月”,日期过长改“吉日”。字数不足可增加月份描述。
子孙名称从主持立碑人员辈分开始写起,一般不超过20个名字。男性子孙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女性子孙写在左边,格式与男性相同。若人数较少,可将外甥等写上,但外孙外孙女需与外姓相区分。写完后在下一行写“祀”字。
墓碑内容增减调整需遵循“合生老”原则,如不满足,可在“祀”字前加“跪祀”、“仝祀”、“仝跪祀”等,或在主持立碑人员名字下加“率”字或“同率”。如有特殊需求,可根据感情因素和继承法调整内容。
墓碑附加内容包括坟内老人的生卒时间、生平简历或墓碑铭。生卒时间写法需对应“合生老”原则,生平简历和墓碑铭同样遵循竖排、从右至左、分列等规则,文字需严谨、无歧义。
最后,需对墓碑内容进行总字数计算,确保总字数“合生老”。若不满足,需在某些部分适当增减字数以达到要求。调整时需注意文字布局,保持美观与阅读性。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