鼙怎么读话题讨论。解读鼙怎么读知识,想了解学习鼙怎么读,请参与鼙怎么读话题讨论。
鼙怎么读话题已于 2025-08-11 19:02:48 更新
“鼙”的读音是pí。一、基本释义 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小鼓。二、笔顺 横、竖、横、竖、横折、横、点、撇、提、横、竖、横撇/横钩、捺、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三、词组 1、鼙鼓:小鼓和大鼓。古代军所用;古代乐队也用。2、擂鼙:擂鼙,亦作“攂鼙”。击鼓。3、戍鼙:释...
鼙读作:pī。解释如下:《长恨歌》中的“渔阳鼙鼓动地来”这句诗中的“鼙”字,是一个古代的乐器名称,也是一种鼓声。在这里,“鼙鼓”指的是战鼓,暗示着战争即将爆发。这个字读作pī,是一个比较少见的汉字,但在古代文献中却经常出现。在汉语中,鼙字的使用具有...
鼙 pí 形声。字从鼓从卑,卑亦声。“卑”意为“替代物”。“鼓”与“卑”联合起来表示“替代鼓”。本义:军中大鼓的替代品。说明:军中大鼓只有一个,位置在将帅身边。另外再根据具体情况,为各个独立分队配置一面小鼓,位置在分队指挥官身边,作为各分队独立作战的指挥信号鼓。(1) 鼙鼓,中国古代...
鼙,读作pí,属于部首“鼓”,部外笔画为8,总笔画数21。五笔86及98输入码分别为FKUF,仓颉码为GEHHJ,笔顺编号为121251431125432511312,四角号码为44406,Unicode编码为CJK统一汉字U+9F19。鼙字由“鼓”与“卑”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卑”为声旁,表示其发音。“鼓”字则象征着其意义。“鼙”字的...
鼙pí 鼙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鼓 部外笔画:8 总笔画:21 五笔86:FKUF 五笔98:FKUF 仓颉:GEHWJ 笔顺编号:121251431125432511312 四角号码:4440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F19 基本字义 1. 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详细字义 〈名〉1. 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
鼙,读作pí。以下是关于“鼙”字的详细信息:部首与笔画:鼙字属于“鼓”部,总笔画数为21画。结构:由“鼓”与“卑”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卑”为声旁,表示其发音与“卑”相近。本义:指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小鼓,是大鼓的替代品,用于各分队的独立作战指挥。古代文献记载:在《说文解字》、《周礼...
鼙读作:pí 声母p,韵母i,声调二声。部首鼓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21画 五笔FKUF,仓颉GEHWJ,郑码BJNE 四角44406 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
鼙鼓读作:[pí gǔ]。鼙鼓的意思如下: 古代军队用小鼓:鼙鼓是中国古代军队中使用的一种小鼓,汉以后也被称为骑鼓。 古代乐队乐器:除了军队使用外,古代乐队也会使用鼙鼓作为演奏乐器。 借指战事:在文学作品中,鼙鼓常被用来借指战事,如唐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鼙读作:pí。关于“鼙”字,有以下几点说明:字形结构:鼙字由“鼓”和“卑”两部分组成,其中“卑”亦声,表示该字的读音与其有关。本义:军中大鼓的替代品。在古代军队中,大鼓只有一个,位于将帅身边。而为各个独立分队配置的小鼓,就是作为各分队独立作战时的指挥信号鼓,这种小鼓即为“鼙”。...
拼音:yú yáng pí gǔ 释义:指兵灾战乱。渔阳:地名。即今天津蓟县。鼙鼓:古代军中所击的小鼓。唐天宝年间,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自驻地渔阳起兵作乱。后因以指兵灾祸乱。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近义词:渔阳鞞鼓 解释:指公元755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