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沆的拼音话题讨论。解读沆的拼音知识,想了解学习沆的拼音,请参与沆的拼音话题讨论。
沆的拼音话题已于 2025-11-06 20:02:36 更新
沆(hàng),三点水表示水,亢有高又宽之义,本义形容的是宽大的水面,后来形容大水。相对于瀣,沆多倾向于形容白天看上去那种水气茫茫的大水。瀣(xiè),夜间的水气、雾露。爱凑趣的人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编成两句话:“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沆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hàngxiè,指夜间的水汽...
“沆”:在“雾凇沆砀”这个词语中,“沆”发音为”hàng”,主要表示露气和大水的含义。它描绘的是夜间或清晨时分,水面上弥漫的露水或水气,给人一种朦胧而湿润的感觉。“砀”:在拼音中读作“dàng”,“砀”字在这里用来形容一种广阔无垠、弥漫四散的状态。它强调了雾气或露气的弥漫程...
一、沆拼音:hàng 释义:1.〔沆瀣〕露气,如“呼吸沆沆兮餐朝霞”。2.〔沆瀣一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3.大水:沆茫。沆漭。二、砀拼音: dàng 释义:1.有花纹的石头。2.被冲荡而出。3.振荡。4.广大。
在古诗词中,“雾凇沆砀”描绘了一幅白气弥漫的景象,其中“沆”代表夜间的水气和露水,它在汉字“沆”的发音为"hàng"时,有露气和大水的含义。例如,“沆瀣”一词即指露气,而在“沆漭”一词中,“沆”则表示水面广大无际。而“砀”字在“雾凇沆砀”中则用来形容弥漫的状态,它在拼音“dàng...
沆瀣一气读音是:[hàng xiè yī qì]。沆的声母是H,韵母是ang,读第四声;瀣的声母是X,韵母是ie,读第四声;一的声母是Y,韵母是i,读第一声;气的声母是Q,韵母是i,读第四声。成语解释: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典故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
铿锵一气沆瀣一气汉语拼音如下:铿锵一气沆瀣一气:kēng.qiāng.yī.qì.hàng.xiè.yī.qì。基本释义:沆瀣,夜间的水气。沆瀣一气比喻彼此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造句:1、这两个人,一个尖酸,一个刻薄,沆瀣一气,到处惹是生非。2、他们两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镇上...
沆、拼音:hàng 简体部首:氵 五笔:IYMN 解释:1、〔~瀣〕露气,如“呼吸~~兮餐朝霞”。2、〔~瀣一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3、大水:~茫。~漭。笔画:
沆瀣一气拼音hàng xiè yī qì。沆瀣一气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泛指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成语典故 唐代盛行科举制度,当时的读书人都争着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就能做官。崔沆是唐僖宗年间的官员,官至礼部侍郎,乾符二年,在京城长安举行...
沆 拼音:hàng 部首:氵 解释:1.〔沆瀣〕露气。2.〔沆瀣一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3.大水:沆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