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同义词话题讨论。解读蒙学同义词知识,想了解学习蒙学同义词,请参与蒙学同义词话题讨论。
蒙学同义词话题已于 2025-07-26 09:22:11 更新
蒙学 [méng xué] [蒙学]基本解释 蒙馆。也指学童启蒙的功课 [蒙学]详细解释 即蒙馆。清 吴沃尧 《历史小说总序》:“吾曾受而读之,蒙学、中学之书都嫌过简,至于高等大学或且仍用旧册矣。”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月蚀》:“这首歌凡是在 日本 长大的儿童都是会唱的,他们蒙学的...
史籀篇,shǐ zhòu piān。中国古代的蒙学课本是从字书发轫的。早在周代就有了供学童识字、习字用的字书。《汉书·艺文志》载:“《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课本。其发展 秦代为统一文字,曾由李斯、赵高、胡母敬分别用小篆编写了字书《苍颉》七...
汉字演变:“尿”字作为汉语常用字,其本意即为小便,由肾脏产生并从尿道排泄出来的液体。这一意义在《说文》小篆中已有记载,且“溺”在此处作为“尿”的同义词使用,自然也应读作niào。文化语境:在传统文化和古籍中,为了避免直接提及生理现象的粗俗,常采用同音或同义字来替代。在《弟子规》这样的...
蒙学阶段主要采用的教材就是所谓的“三百千千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同时,在蒙学阶段也会让儿童接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书目,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蒙学经典的介绍 《蒙学经典》是2009年辽海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宋...
《弟子规》也是传统蒙学书的一种。此书原文《训蒙文》,清代康熙时李毓秀所编。全书共分五部分,内容大都录自儒家经典,各部分的标题即取自《论语·学而》中的一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基本上概括了封建时代对儿童伦理道德、为人处世和学习的基本...
13部经典蒙学读物——识字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训诫类的《小儿语》、《弟子规》、《朱子家训》、《名贤集》和《论语》,韵语类的《千家诗》和《声律启蒙》,典故、知识类的《蒙求》、《龙文鞭影》和《幼学琼林》。
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3、文字要求不同:《千字文》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因此,《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999字。中国大陆实行简化字、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个相异汉字。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4.形成 俗语是熟语之一,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译文】天空呈现深邃的青黑色,大地则是黄色。这两个词汇描述了宇宙诞生之初的混沌状态。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千字文的第一句。【译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古代中国韵文《千字文》的开篇之作。千字文[作者]周兴嗣。【译文】《千字文》是由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散骑侍郎、给事中...
3、《急就篇》的编写方式和语言风格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采用了三言和七言的句式,简洁明了,容易记忆,这种编写方式也为后来的诗歌和韵文创作提供了借鉴。同时,《急就篇》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采用了大量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增强了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急就篇》中反映了汉代社会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