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吏怎么读话题讨论。解读循吏怎么读知识,想了解学习循吏怎么读,请参与循吏怎么读话题讨论。
循吏怎么读话题已于 2025-08-18 02:16:35 更新
清 [qīng]流 [liú]循吏与清流,是在中国历史政治中一直贯穿始终的两种势力.所谓循吏:是指注重结果,大刀阔斧工作的实战派,但行事有时难免偏于严苛,刻薄寡恩,以张居正,李鸿章为代表;所谓清流,是指思想高尚,品格清高,洁身自好的思想者,但是经常流于形式,只会唱高调,以王安石,晁错为代表.
循的拼音是【xún】。基础释义:1、顺着。2、沿袭;依照。如:因循;循例。3、通“巡”。巡行。4、抚摩。循的组词:遵循、循环、循序、循声、依循、循例、循吏、循飞、捬循、徼循、循通、循揣、循嘿、循还、缘循、贞循、拊循、循道、循良、循照、循阶、循检、看循、循复、循走、循察、循...
吏的读音lì。吏指办理公务的官员,是古代社会中最低一级的官员,处于社会最底层,管理普通百姓,只能牧民而不能成为父母。吏的职责范围很广,大到管理国家、治理社会,小到管辖地段、处理民事纠纷。他们不仅负责执行政策、法律,还要处理百姓的日常事务,如入学、参军、祭祀、婚丧嫁娶等。吏的来源主要有两...
循吏是奉公守法的官吏, 说白了就是好官。司马迁先作《循吏列传》,后世因之,代有循吏传。一个真正的好官,其受百姓钦敬的程度甚至使人羡慕。
解析:“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后为《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所承袭,成为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除正史中有“循吏”、“良吏”的概念外,到元杂剧中又有了“清官”乃至民间的“青天大老爷”的称谓。论者...
“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的意思是做官不是做那些只知遵循旧规、无所作为的平庸之官,读书要读那些有实际价值的书籍。为吏非循吏:这里的“为吏”指的是做官,“循吏”则通常指的是那些只知遵循旧规、无所作为的平庸之官。杜牧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做官的态度,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成为一个循规蹈矩...
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亭宇清无比,溪山画不如。嘉宾能啸咏,宫妓巧妆梳。逐日愁皆碎,随时醉有馀。偃须求五鼎,陶只爱吾庐。趣向人皆异,贤豪莫笑渠。作者简介(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
甿庶,读音为méng shù,在古代汉语中特指百姓,即普通民众。这一词语体现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关注。二、引证解释 《南史·循吏传序》:“自此方内晏安,甿庶蕃息。”这句话描述了自某时期以来,国家内部安定,百姓繁衍生息,生活安宁。《新唐书·张九龄传》:“甿庶,国家之本。”这句话强调...
19、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出自唐·杜牧《春末题池州弄水亭》20、往矣古循吏,贤哉今长民。——出自王之道《和彦时兄赠王广济》21、古来记循吏,不称苟道将。——出自王之道《有荐胡仁叔…杨德润…予因次其韵》22、缅怀汉循吏,史笔恐未详。——出自王禹偁《凤皇陂》23、凛凛古循吏,堂堂真巨公。
“玉壶冰始结,循吏政初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同玉壶中的冰块刚开始凝结,清廉的官吏其政绩也刚刚显现。以下是对这两句诗的详细解读:玉壶冰始结:这里的“玉壶冰”是一个比喻,玉壶中的冰块象征着纯洁无瑕、清澈透明的品质。当冰块刚开始凝结时,它代表着一种初始的、纯净的状态。在诗中,这个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