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龙泓洞”读作:lóng hóng dòng。 诗中其他词汇的读音可参照上述注音进行拼读。
“葛翁行满赤乌年”出自宋代董嗣杲的《龙泓洞》。“葛翁行满赤乌年”全诗《龙泓洞》宋代 董嗣杲葛翁行满赤乌年,丹灶离披已绝烟,龙在此泓谁可见,路通别邑自相传。树头雷雨遗神火,岩腹莓苔带海涎。《龙泓洞》董嗣杲 翻译、赏析和诗意《龙泓洞》是宋代文人董嗣杲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
“岩腹莓苔带海涎”出自宋代董嗣杲的《龙泓洞》。以下是关于该出处的具体信息:作者:董嗣杲,宋代文人。诗歌标题:《龙泓洞》。诗歌内容:全诗描绘了龙泓洞的神秘与古老,其中“岩腹莓苔带海涎”一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洞内岩石上莓苔与海涎交织的荒凉景象,增强了整首诗的神秘氛围。
“龙在此泓谁可见”的出处是宋代董嗣杲的《龙泓洞》。
27、葛翁行满赤乌年 —— 宋代 董嗣杲 《龙泓洞》28、乌林赤壁事已陈 —— 宋代 王炎 《题徐参议画轴三首·赤壁图》29、疾下金乌啄赤虬 —— 当代 钱钟书 《空警》30、赤乌玄兔未同宿 —— 宋代 李处权 《短歌送范彦行》1、把住赤乌魂 —— 唐代 吕岩 《又记》2、水击赤乌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