篥的读音:lì。是指一种簧管乐器。“筚篥”(bìlì):汉朝古代的一种簧管乐器。形似喇叭,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管身木质,七音孔,上插苇哨,有单管,双管两种。多用于军中和民间音乐,流行于我国北方、朝鲜族地区、福建地区。又名“觱篥”、“悲栗”、“笳管”、“头管”、“管子”、“觱...
篥怎么读
篥的读音:lì。
是指一种簧管乐器。
“筚篥”(bìlì):汉朝古代的一种簧管乐器。形似喇叭,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管身木质,七音孔,上插苇哨,有单管,双管两种。多用于军中和民间音乐,流行于我国北方、朝鲜族地区、福建地区。又名“觱篥”、“悲栗”、“笳管”、“头管”、“管子”、“觱栗”。
管子其构造由管哨、侵子和圆柱形管身三部分组成。可用来独奏、合奏和伴奏。经过变化发展,管子的演奏技艺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
而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成为北方人民喜爱的常用乐器。管子的音量较大,音色高亢明亮、粗犷质朴,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用于河北吹歌、冀东吵子会、山西八大套、西安鼓乐等民间器乐合奏、民族乐队、戏曲乐队和宗教音乐中。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力质切,音栗。《集韵》竹名。《吴录》日南有篥竹,劲利,削为矛。
又觱篥。《篇海》以竹为管,以芦为首,状类胡笳而九窍。所法者角音而已,其声悲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亦作栗。
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