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自制、公道、好处。2、慎独 读音:shèn dú。释义: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需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时,即使别人看不见、听不见,也要谨慎不苟,不做违反道德法律之事,不负良知,不欺内心,纳百川,严于律己。对慎独的解读:慎独表明的是一种人生态度,表里如一;彰显的是一种人生境界,襟怀坦白。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秉持这一操守的君子:如东汉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克己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应该自我克制,潜心修炼自我,从而保持内心平静和坚定的信仰。这种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可以帮助一个人保持清晰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使他能够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强大。“克己慎独”有助于一个人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陷,从而更好地激发自身的潜力。克制自己...
克己慎独明善诚身出自的含义 克己很好理解,意思是克制自己,约束自己。慎独出自《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
“宽以待人,克己慎独,朴守方圆,循心而行”的意思是指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培养节制自己的能力,坚守内心的原则和目标,并按照自己的内心而行事。这是一句警示人修行的话,强调了个人修养、自律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