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釜底抽薪”的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背后的典故如下:- 历史背景:南北朝时期,东魏大将军侯景举兵反叛,先后遭到朝廷军队和江南梁武帝萧衍的军队的攻打。- 成语来源:东魏的魏收在为侯景反叛一事写的奏章中,指出对侯景这样反复无常的人,必须采取“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釜底抽薪的字面意思就是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薪。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形容某个问题或困境为“釜底抽薪”,那就意味着这个问题的根源需要被直接解决,而不是仅仅解决表面现象。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彻底消除困扰。实际应用 这个成语在现代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企业管理中,如果某...
釜底抽薪的意思是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下是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 周亚夫退刘濞: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七个诸侯国发兵攻打梁国。梁国向朝廷求救,汉景帝命令周亚夫领兵前去解围。周亚夫分析局势后,提出一个计策:叛军出兵征讨,粮草供应必定困难,如...
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典故故事:春秋时的齐国与鲁国互为邻邦,齐景公在夹谷被孔子奚落,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齐国贤相晏婴也已去世,而鲁国在孔子等大臣的辅佐下,鲁国大治,齐景公深感忧郁和不安。齐大夫黎弥给景公献计说:“鲁国国安民富...
釜底抽薪指的是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薪,以灭火,常用来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原来的典故故事是古代战争中的策略: 故事背景:在古代战争中,双方都竭力寻找策略以取得战争优势。 策略内容:当敌方军队扎营准备做饭时,如果一方能够偷偷地从锅底抽走燃烧的柴薪,就能使敌方的饭菜无法煮熟,进而削弱敌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