瓿的读音

瓿有两种读音,一般读作bu第四声,一种小瓮,用以盛物,同“缶”。还可读作pou第三声,陶制小瓮,古代铜制器皿,圆腹,敛口、圈足,用以盛水、酒,盛行于商周时期。古代器名。青铜或陶制。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酒...
瓿的读音
瓿的读音介绍如下:
瓿有两种读音,一般读作bu第四声,一种小瓮,用以盛物,同“缶”。还可读作pou第三声,陶制小瓮,古代铜制器皿,圆腹,敛口、圈足,用以盛水、酒,盛行于商周时期。

古代器名。青铜或陶制。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酒或水。盛行于商周时期。
繁体字:瓿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简体部首:瓦 瓿的部首笔画:4 总笔画:12。
笔顺:捺横捺撇横竖折横横折折捺。
康熙字典:
《唐韵》蒲口切《集韵》薄口切《正韵》普厚切,𠀤音部。《说文》甂也。《广韵》瓿甊,瓦甖。《五音集韵》瓿甊,小甖。《正韵》甒也。甒卽罂也。《尔雅·释器》瓯瓿谓之瓵。《注》瓿甊,小甖。《博雅》瓿,缶也。
又甁也。《扬子·方言》河汾之闲其大者谓之甀,其中者谓之瓿甊。《战国策》夫鼎者非效壷醯酱瓿耳。《注》瓿甂也。《前汉·扬雄传》吾恐後人用覆酱瓿也。《注》师古曰:瓿,小甖也。
又铜瓿,以盛醯醢臡酱。《博古图》周方斜瓿,肩作电形,类古文𦥔字,环腹象雷文,如盤丝发,微起乳形。中作黄目状。

又鱼瓿,肩腹闲饰以鱼形。
又蟠虬瓿二,饕餮瓿四,皆周制。
又《广韵》防无切《集韵》《韵会》冯无切,𠀤音扶。
又《集韵》蒲侯切,音捊。
又《正韵》薄胡切,音蒲。义𠀤同。
2023-10-04
cdw 阅读 77 次 更新于 2025-05-07 08:48: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诗怀qY “安瓿”中“瓿”的读音是什么?

    读音为:【bù】部首:瓦 释义:本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小瓮,青铜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亦用于盛酱。相关词组:安瓿 [ān bù]一种密封的小瓶,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血清等 酒瓿 [jiǔ bù]小酒瓮。酱瓿 [jiàng bù]出自《汉书·扬雄传下》:“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 钜鹿...

  •  jiojio聊生活 安瓿和安剖有什么区别吗?

    安剖读音ān pōu,安瓿读音ān bù。ān,韵母an,声调一声。pōu,声母p,韵母ou,声调一声。bù声母b,韵母u,声调四声。安瓿(拉丁文ampulla的译音)是指一种可熔封的硬质玻璃容器,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血清等。容量一般为1~25ml。

  •  舒爽且爽口的雪花5 瓿的读音是什么啊?

    瓿的读音介绍如下:瓿有两种读音,一般读作bu第四声,一种小瓮,用以盛物,同“缶”。还可读作pou第三声,陶制小瓮,古代铜制器皿,圆腹,敛口、圈足,用以盛水、酒,盛行于商周时期。古代器名。青铜或陶制。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酒或水。盛行于商周时期。繁体字:瓿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

  •  翡希信息咨询 瓿怎么读?

    读音:瓿的读音为bù,是一个四声汉字。部首与笔画:瓿字的部首是“瓦”,总笔画数为12画。基本解释:瓿在古代指的是一种小瓮,具有圆口、深腹、圈足的特点。用途:常被用来盛放物品,古代人们常用青铜或陶制的瓿来装酒或水。文化意义:瓿不仅仅是一个字,它还承载着一段历史和文化记忆,象征着...

  • 瓿拼音为:bù。释义:◎ 〔瓿甊〕小瓮,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物。简称“瓿”。◎ 古代的一种小瓮,青铜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相关组词:安瓿 酒瓿 复瓿 酱瓿 覆瓿 覆酱瓿 覆瓿之用 安瓿:一种密封的小瓶,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血清等。酒瓿:小酒瓮。复瓿:覆盖酱罐。

其他拼音类似问题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