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惶诚恐成语故事_成语“诚惶诚恐”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 chénghuángchéngkǒng 【解释】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成语故事】“诚惶诚恐”成语出自《后汉书·杜诗传》。杜诗字公君,河内汲(今河南省汲县)人,少年...
诚惶诚恐成语故事_成语“诚惶诚恐”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诚惶诚恐成语故事_成语“诚惶诚恐”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诚惶诚恐
  【拼音】 chénghuángchéngkǒng
  【解释】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成语故事】

  “诚惶诚恐”成语出自《后汉书·杜诗传》。
  杜诗字公君,河内汲(今河南省汲县)人,少年时就胸有大志,才能不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杜诗官至侍御吏。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欺压百姓,百姓皆惶恐不安。杜诗多次劝诫他,萧广就是不改,于是杜诗一怒之下杀了萧广;并把他的罪行公布于众,以平民愤。光武帝刘秀得知后,召见杜诗,赐以戟,表示赞赏。后又派杜诗出使河东(今山西省西部沿黄河地区),诛降叛逆杨异等人。
  杜诗到了河东后,焚烧贼船,斩了杨异,除了叛贼,做了成皋(今河南汜水县)县令。杜诗为官3年,治理有方,建武七年升为南阳太守,他广拓农田,铸造农具,修治陂池;同时除暴安民,使社会安定,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老百姓都无不感激这位太守。可是杜诗却自认为是无功受禄,向光武帝上书要求到小郡任职。书中说:“我自己思量,我不过是小官之材,没有大才,现在是正赶上陛下开创大业,因受大恩而作了太守。我在职无功,治理少方,这么长时间占据高位,实在是诚惶诚恐。”但是光武帝很信任他,坚持让他继续做太守。
  “诚惶诚恐”原为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语,表示臣下对皇帝威严的敬畏,后来逐渐被用来形容小心谨慎。“诚”,实在之意;“惶”,害怕之意;“恐”,畏惧之意。
2022-10-01
cdw 阅读 41 次 更新于 2025-05-06 07:04: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谷艾文艺苑 成语“诚惶诚恐”该如何解释?其中有怎样的历史典故呢?

    成语“诚惶诚恐”的解释为: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具体解释如下: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该成语的历史典故出自《后汉书·杜诗传》:杜诗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胸怀大志,才能出众。他曾担任侍御吏,因诛杀欺压百姓的将军萧广而受到光武帝刘秀的赞赏。杜诗后来到河东地区平...

  •  谷艾文艺苑 历史文化探索:诚惶诚恐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典故:- 成语来源:“诚惶诚恐”成语出自《后汉书·杜诗传》。- 原始含义:原为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语,表示臣下对皇帝威严的敬畏。故事:- 主人公:杜诗,字公君,河内汲人。- 主要事迹: - 早年经历:杜诗少年时就胸有大志,才能不凡。东汉建武元年,杜诗官至侍御吏。 - 为民除害:当时将军...

  •  谷艾文艺苑 成语“诚惶诚恐”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诚惶诚恐”的意思是: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其中,“诚”是实在、的确的意思,“惶”是害怕,“恐”是畏惧。背后的典故如下:- 成语来源:该成语出自《后汉书·杜诗传》。- 人物背景:杜诗,字公君,河内汲人,少年时胸有大志,才能不凡。东汉建武元年,杜诗官至侍御吏。- 典...

  •  深空游戏 诚惶诚恐历史典故

    "诚惶诚恐"是一个成语,意为非常恭敬,非常谦虚,形容人对待上级或权威者时非常恭敬和恐惧。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陈子昂的官员,因为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所以从小就对权贵恭敬谦虚。有一天,陈子昂得知自己要去担任官职,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他从家...

  • 【成语故事】“诚惶诚恐”成语出自《后汉书·杜诗传》。杜诗字公君,河内汲(今河南省汲县)人,少年时就胸有大志,才能不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杜诗官至侍御吏。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欺压百姓,百姓皆惶恐不安。杜诗多次劝诫他,萧广就是不改,于是杜诗一怒之下杀了萧广;并把他的罪行...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