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多音字、词语、近义词、反义词、成语等。要求会写,会理解,会用。
2、理解稻草人这个人物形象。尽职表、善良。
3、从抓住稻草人的感情变化入手,进行阅读感悟。 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4、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二、教学重点
理解稻草人这个人物形象。尽职表、善良。
三、教学难点
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
四、教学准备
教案,学生预习作业,学生草稿纸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
1、生字、多音字、词语、反义词、近义词。
2、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预习。
过程
一、导入
1、听写词语。要求学生先自己将生字、多音字、词语、反义词、近义词提前学好。小组长检查。将情况记在作业栏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新授
1、指名学生上台来听写生字。没上台的学生在下面做。
2、指名学生给生字注音。没上台的学生在下面做。
3、指名学生解释词语的意思或运用词语。
4、帮助学生理解多音字。
5、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和检查。
三、巩固
1、听写词语或近义词、反义词等。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作业
1、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2、预习好下一课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理解稻草人的品质。分段写段意。
过程
一、导入
1、听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二、新授
1、给课文分段并写段意。
2、体会稻草人的尽职尽责的品质,善良的性格。
3、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4、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5、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6、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
7、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
8、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9、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0、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三、巩固
1、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分析人物塑造。
四、作业
1、找出课文中的关联词。
2、找出课文中的个修辞手法的句子。
第三课时
目标
1、体会思想感情。
2、学习写作方法。
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3、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4、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5、“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
6、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
7、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三、巩固
1、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
2、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
四、作业
1、多音字: 俩 liǎ(娘儿俩) 扇 shàn(扇子)liǎmg(伎俩) shān(扇风)落 lào(落病)(落枕) luò(落叶) là(丢三落四
2、认识破折号,了解它的的作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ec0fbd20101ar40.html201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