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妇女为巾帼?

拼音:jīn guó 基本解释:[women in general]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诸葛亮数挑战,帝( 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晋书·宣帝纪》引证解释: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晋书·宣帝纪》:" 亮 (...
为什么称妇女为巾帼?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基本信息:
词目:巾帼
拼音:jīn guó
基本解释:
[women in general]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
诸葛亮数挑战,帝( 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晋书·宣帝纪》
引证解释: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晋书·宣帝纪》:" 亮 ( 诸葛亮 )数挑战,帝( 司马懿 )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后因以为妇女的代称。 明 沉璟 《义侠记·征途》:"须髯辈,巾帼情,人间羞杀丈夫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班》:"媪亦以陶椀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帼。" 董必武 《武昌东湖九女墩诗》:"自求解放入天军,巾帼英雄著义声。"
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
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首饰。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三国时有著名的一出戏:诸葛亮出斜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避而不出,诸葛亮便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以示羞辱。巾帼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如今已是对妇女的一种尊称
著名人物:
【妇好】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花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多次重拍,甚至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
【冼夫人】原名冼英(公元522年-公元590年),广东高州人,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冼夫人善于结识英雄豪杰,公元550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先主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551年,冼太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平叛功,册封冼太夫人为"保护侯夫人"。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陈朝立。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冯宝卒,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
【唐高祖女平阳公主】(?年-623?年)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
【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凉国(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2018-03-12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2019-10-17
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晋书·宣帝纪》:“ 亮 ( 诸葛亮 )数挑战,帝( 司马懿 )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后因以为妇女的代称。 明 沉璟 《义侠记·征途》:“须髯辈,巾帼情,人间羞杀丈夫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班》:“媪亦以陶椀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帼。” 董必武 《武昌东湖九女墩诗》:“自求解放入天军,巾帼英雄著义声。”

“巾帼”由来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
释源:《三国志·魏志·明帝叡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

说解:帼,妇女头发上的饰物。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意谓司马懿如同妇人。后以“巾帼”为妇女的代称。
巾帼是古人使用的一种首饰,宽大似冠,高耸显眼,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紧裹一层彩色长巾而成。这种冠饰,戴在头上,罩住前额,围在发际,两侧垂带,结在项中,勒于后脑。既不是于发式,也不同于裹巾,而且可以随时取下(如脱帽),也可随时戴上(只需系紧侧带)。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首饰。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夜读拾得录(101)·千虑一失》一文中,提到诸葛亮送给司马懿一顶巾帼,就是讥讽司马懿像个女人,不敢与蜀兵交战。司马懿当然受不了如此激将,但他并没有中诸葛亮的圈套。在汉代,宫廷贵族夫人戴帼,还算做一种礼仪。因而,巾帼遂成了妇女的代称。宋代抗金女将梁红玉;近代民主革命家秋瑾,人赞她们是巾帼英雄、巾帼豪杰,意义就十分明白了。 汉墓出土头戴巾帼的哺乳妇女陶俑巾帼不易保存,后世早已弃用。长期以来,人们能知此词,却未曾见过实物形状。四川彭山崖墓发掘出土一件摄裳行走状的女俑,头上戴着如冠的首饰,罩在前额,勒于后脑,形象完整,这就是巾帼。

谢谢

望采纳!2018-01-05
cdw 阅读 72 次 更新于 2025-05-13 20:22: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起航知识小百科 为何称女人为巾帼 女人为什么被叫巾帼

    1、因为巾帼是我国古代妇女的一种假髻,它是用金属做成框架,外裱黑色缯帛以代头发。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2、因只用于妇女,故引申为妇女的代称。唐代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中写道:“椎髻抛巾帼”。

  •  深空游戏 人们称妇女为巾帼的原因是什么 为何称女人为巾帼

    1、人们称妇女为巾帼的原因是: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2、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

  •  唔哩生活 为什么人们称妇女为“巾帼”,来源于什么?

    1. 妇女被称为“巾帼”的原因是因为古代妇女常戴一种名为“巾帼”的头巾。这种头巾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了妇女的代称。2. 巾帼是古时妇女的一种头饰,通常在庆典或宴会等场合佩戴。贵族妇女的巾帼往往更为华丽,种类和颜色也更为丰富。3. 巾帼的头饰构造通常是用薄竹片制成框架,外覆金属丝和彩...

  •  唔哩生活 在古代,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有什么典故?

    1. 巾帼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通常用金属制成框架,外裱黑色缯帛,以模拟头发。2. 巾帼的使用在汉代开始成为妇女的专属,它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地位。3. 由于巾帼不易保存,后世很少能见到实物,但通过考古发现,如四川彭山崖墓出土的女俑,我们能了解到其大致形状。4. 古代人们对生死有独特的...

  •  多啦还有梦v 妇女被称为“巾帼”,到底是什么意思?

    仔细看正面,宫女个头发际线以上部分,即额头上,就是巾帼。如果看后面的话,能发现巾帼是覆盖在头发上,套住整个脑袋,而且后面一直覆盖了脑后,垂到肩膀后面。不过,由于宫女有发髻,在后脑右半边,所以巾帼只垂在后脑左侧。汉代还有一件妇女哺乳俑,是一位母亲在给孩子哺乳的模样。正在哺乳的妇女,其...

其他拼音类似问题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