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1248 成语 鞭辟入里 注音 ㄅㄧㄢ ㄅㄧˋ ㄖㄨˋ ㄌㄧˇ 汉语拼音 biān bì rù lǐ 释义 鞭辟,鞭策、激励。 「鞭辟入里」指研究学问要自我鞭策,深入精微之处。 语本《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一.师训》。 后用「鞭辟入里」形容评论见解深刻透澈。 「入木三分」 典源 ...
鞭辟入里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248 成语 鞭辟入里 注音 ㄅㄧㄢ ㄅㄧˋ ㄖㄨˋ ㄌㄧˇ 汉语拼音 biān bì rù lǐ 释义 鞭辟,鞭策、激励。 「鞭辟入里」指研究学问要自我鞭策,深入精微之处。 语本《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一.师训》。 后用「鞭辟入里」形容评论见解深刻透澈。 「入木三分」 典源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一.师训》学只要鞭辟1>一作约。 近里,着己2>而已,故「切问而近思3>」,则「仁在其中矣4>」。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只此是学质美者,明得尽,查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 其次惟庄敬持养,及其至则一也。 〔注解〕(1)鞭辟︰鞭策、激励。 辟,音ㄅ|ˋ。 (2)着己:从自己身上下功夫。 (3)切问而近思:审问、慎思立身处世的道理。 出自《论语.子张》。 (4)仁在其中矣:可以知道如何为仁,了解仁的道理。 出自《论语.子张》。 典故说明 「鞭辟入里」原作「鞭辟近里」。 程颢,西元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先生,北宋洛阳人,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为理学洛派之宗师。 程颢着重身体力行的功夫,不只是立身处世和修身养性,做学问也是如此;只要自我鞭策,从自己身上下功夫,才能求得真正的学问。 这样的道理就如同《论语.子张》中所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对自己立身处世的道理加以审问和慎思,那自然一切的行为也都能够符合「仁」的规范,而无时无刻不为仁了。 程颢的这段话见载于《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一.师训》,后来「鞭辟入里」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研究学问要自我鞭策,深入精微之处。 亦用来形容评论见解深刻透澈。 出现「鞭辟入里」的书证如清.盛宣怀〈致张香帅函〉:「此时祗有责成朱道鞭辟入里,实事求是,勿徇情面,勿托空言,或可望有起色。」 书证 01.宋.陈浮《北溪大全集.卷七.问目.颜渊仲弓资禀》:「盖一则鞭辟入里之功,而一则持养放出之事。 一以上达天德而极高明,而一以下学人事而道中庸,其等级大不可以同日语。」 02.清.盛宣怀〈致张香帅函〉:「此时祗有责成朱道鞭辟入里,实事求是,勿徇情面,勿托空言,或可望有起色。」 03.《经史讲义.卷一八.诗经.清.冯铃.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易》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礼》曰:『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 』自昔圣贤收敛身心,鞭辟入里,特多方著为紧切之语,垂诫后人。」 用法说明 一、【语义说明】研究学问要自我鞭策,深入精微之处。 【使用类别】用在「推敲钻研」的表述上。 【例 句】<01>为学要鞭辟入里,一味追求速成,必定华而不实。 <02>正因为张教授如此鞭辟入里的研究态度,才能把问题的细微处说得这么清楚。 二、【语义说明】形容评论见解深刻透澈。 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评论深入」的表述上。 【例 句】<01>他这番话分析得鞭辟入里,令人佩服。 <02>这篇社论对问题的分析真是鞭辟入里。 <03>听了这场鞭辟入里的演说,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04>对这问题评论者很多,但以你的见解最是鞭辟入里。 <05>这一系列针对目前社会风气的分析报导,篇篇鞭辟入里。 <06>这么复杂的问题他都能分析得如此鞭辟入里,让人不得不信服。 <07>在座的人士对主讲者鞭辟入里的分析深表同感,不禁都点起头来。 近义词: 入木三分 反义词: 浮光掠影,轻描淡写 辨识 请参考『辨识1248』 参考语词 鞭辟近里,鞭约近里,鞭擗向里,鞭辟著里
202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