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hù,声母是h,韵母是ù,声调是四声。笏拼音hù,部首竹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10画 五笔TQRR,仓颉HPHH,郑码MROD,四角88227 结构上下,电码4561,区位8343,统一码7B0F 释义: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áo )笏。
笏的读音是hù,声母是h,韵母是u。一、笏的释义 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二、组词 玉笏、袍笏、滑笏、敛笏、笢笏等。
笏山读作hù shān。笏:读作hù,声母为h,韵母为u,声调为四声。这个字的基本释义包括笏板,即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用于指画及记事。此外,旧时戏班用来写戏目供人点戏用的手板也称“笏”,同时金银的计算单位中,铸金银成笏形,一枚为一笏...
笏山读作hù shān。笏:读音为hù,声母为h,韵母为u,声调为四声。在汉字中,“笏”的基本释义为笏板,是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此外,旧时戏班用来写戏目供人点戏用的手板也称“笏”。金银的计算单位也有用到“笏”,...
笏读作hù。以下是关于“笏”的详细信息:读音:笏的拼音为hù,声调为第四声。字义: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其主要功能是在上面记事,如记录君命或旨意,也可以将要上奏君王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用例:在古文中,如“朝笏”一词,即指大臣上朝时所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