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晌午 【拼音】shǎng wǔ 【解释】正午。 正午晌午饭 近义词之1:午初 [wǔ chū]词语释义:午时初刻。近义词之2:午正 [wǔ zhèng]词语释义:正午十二时。近义词之3:午时 [wǔ shí]词语释义:1.古代计时法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时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亦泛指中午前后。 2.半...
2、中午:指二十四小时制的12: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中午12时左右,为一天的正中。二、出处不同 1、晌午: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至晌午, 贾母便回来歇息。”2、中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农民协会要早晨捉土豪劣绅,知事不敢捱到中午,要中午捉,不敢捱到下午。”近义词...
晌午的近义词:午时、午初、午正、日中、平午、亭午。时间是11:00~13:00。晌午的近义词是什么 晌午的近义词:午时、午初、午正、日中、平午、亭午。晌午的近义词,劫难的近义词,商量的近义词,赶快的近义词,嘲讽的近义词,严肃的 晌午的近义词:正午 劫难近义词:灾祸,魔难,灾难,灾害,苦难,患难 商...
晌午的近义词包括午初、午正和午时。午初:指午时初刻,即接近正午的时刻,与晌午意思相近,都表示一天中太阳最高的时段。午正:指正午十二时,与晌午的含义完全相同,都是指一天的正中时刻。午时:在古代计时法中,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泛指中午前后。虽然午时的时间范围稍广,但通常也包含晌午...
晌午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其近义词丰富多样,包括午时、午初、午正、日中、平午和亭午。这些词在不同语境下有着细微的时间差异,午时可能指的是11点到13点之间的时间段,午初则偏向于上午11点左右,午正、日中和亭午则更接近于中午12点,平午则可能偏向于下午1点。午时一词来源于古代的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