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这首古诗里有哪两对反义词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赏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里有哪两对反义词
远和近、高和低。
原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题西林壁》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赏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扩展资料:
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2020-10-10
题西林壁_古诗文网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侧
远——近
高——低
不知道帮助你没有?2016-01-14
远近,高低2016-01-14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远)一(近)
(高)一(低)2019-03-24
横——侧 远——近 高——低 。2019-11-08
cdw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8-13 12:25: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从题目的结构来看,首句“横看成岭侧成峰”中的“横”和“侧”是一组反义词,描述了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此外,“远-近”、“高-低”也是题西林壁中的反义词,描述了庐山不同距离和不同高度的样子。从题目的内容来看,最后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识”和...

  •  蓝韵文化传媒 苏轼题西林壁注释和评析

    苏轼的这两首诗,实际上是从哲理的高度,分别阐述了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只不过《题西林壁》写于作者遍游庐山之后,因而更侧重于对事物的总体认识,将着眼点放在“出乎其外”这一面罢了。千百年来,《题西林壁》这首小诗受到了我国人民广泛的喜爱,因为它通过大自然中人人可见的景物,巧妙地...

  •  汪佳晖 有哪些哲理诗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在旧窝池。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人生知足何时足,到老偷闲且是闲。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透长安。既堕釜甑,反顾何益?反复之水,收之实难。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用心计较般...

  • 5.含有反义词的诗句20首作者题目朝代急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4.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宋·范仲淹《江上渔者》5.两情若是长久...

  •  自由行走的灵魂 不羡鸳鸯不羡仙,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句话本是两句话,两个意思,不羡鸳鸯不羡仙,说明对现在的自己比较满意,无论是生活还是感情。而只缘身在此山中又是表示无奈。所以这两句话放在一起理解就是,不羡鸳鸯不羡仙的原因,是只因身在此山中,即使羡慕,又得不到,无可奈何,所以就不羡鸳鸯不羡仙。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近义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打一生肖 英语单词  夜唱网  免费精准算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