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怎么读

报(拼音:bào)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左边是一个刑具,右边是一只手抓住一个人,表示治人之罪,本意为制服、判决罪人。判决罪人需上报,由此引申为报告,如报案;由报告又引申为告诉、传达、通知、报答、报复、报应等义;由“告诉”引申,指回答,如报...
报怎么读
报读:bào
基本解释:
1.传达;告诉:~告。~名。
2.传达新闻、消息的文字或信号:~纸。捷~。电~。
3.某些刊物:周~。学~。
4.报答;报复:~恩。~仇。~应。
报(拼音:bào)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2] ,其古字形左边是一个刑具,右边是一只手抓住一个人,表示治人之罪,本意为制服、判决罪人。
判决罪人需上报,由此引申为报告,如报案;由报告又引申为告诉、传达、通知、报答、报复、报应等义;由“告诉”引申,指回答,如报仇、报偿;又用作名词,指告诉或传达信息的各种载体,如电报、简报、报刊等。报在古代又通“赴”,义为急速。

会意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的左边是一个刑具(㚔 niè,手铐的象形),右侧是𠬝(fú,“服”的古字),是个面朝左跪着的人,后侧有一只手。三相会意,表示一个犯人的双手被刑具锁住,另一个人用手从后面将犯人制服,表示制服犯人使之服罪。本义为制服、判决罪人。
甲骨文字形有人释为“执”字的繁构;但多数学者释为“报”字。释为“报”字可有两种分析方式,其一是左边为双手戴着刑具跪地的人(即“执”字),右边是按人的手;其二是从“㚔”(niè)、从“𠬝”, “𠬝”亦声。甲骨文另有“𠬝”字,习见,指一种常被用为祭牲的罪奴。
从形音义关系看, “报”、“𠬝”本应是一字的繁简两种写法,且可与“俘” “服” “伏”等的形音义相关联。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左“㚔”、右“𠬝”已基本成型。隶书左边的“㚔”变为“幸”,以后字形变化不大。简化的“报”源于汉代草书,将繁体左侧的“幸”改为“扌”,写作“报”。
2022-11-25
报(拼音:bào)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左边是一个刑具,右边是一只手抓住一个人,表示治人之罪,本意为制服、判决罪人。
判决罪人需上报,由此引申为报告,如报案;由报告又引申为告诉、传达、通知、报答、报复、报应等义;由“告诉”引申,指回答,如报仇、报偿;又用作名词,指告诉或传达信息的各种载体,如电报、简报、报刊等。报在古代又通“赴”,义为急速。

包含"报"字的词

党报是宣传政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随着阅读方式的转变,有的部门把党报作为摆设和“装饰”,认真细读和领会的逐渐减少。
福报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福德报应。出自《史记·张仪列传》:“夫造祸而求福报,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楚 ,虽欲毋亡,不可得
指有施必有报,有感必有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为报应。如行放生、布施、梵行等善业,即因种善因而招感善报;反之,行杀
捷报,汉语词汇,拼音是jié bào,指胜利的消息。
2022-11-24
cdw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7-23 02:28: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