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读 suō。 用蓑草或棕毛做成的雨衣,即“蓑衣”。(披在身上)笠:读 lì。 用竹篾编制,夹以箬叶或棕皮、油纸制成的遮阳挡雨的大帽子。(戴在头上)蓑笠如图:蓑笠是中国传统雨具,历史悠久。相较于现代雨衣,不闷气、不束缚手脚、不影响视野,更适合农田耕作或垂钓等户外活动。
蓑读音为suō,声母为s,韵母为uo,第一声。蓑是一个汉字,读音为suō,象形。从艹,衰声。古文上象笠,中象人面,下象衰形。字亦作“簑”。“蓑”是后起字。蓑的本义是雨具名,即蓑衣。蓑衣分上、下两部分,上面的叫“蓑衣披”,颇像古代妇女穿的坎肩儿,圆圆的领口,前开襟,有细细的棕绳可...
蓑字的读音为suō,声母为s,韵母为uo,第一声。读音:蓑读作suō,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读音,发音时注意声调为第一声。字形起源:蓑字起源于象形,由”艹”部和”衰”声组合而成,形象地表达了与笠和人面相关的形状。字义解释:蓑通常指蓑衣,是一种由棕片制成的古老雨具,既...
簑与蓑的读音是:suō。一、释义:1、蓑:(1)蓑衣,用草或棕等编成的防雨用具。(2)用草覆盖;掩。2、簑:同“蓑”。二、笔顺:1、蓑:1、一(横)2、丨(竖)3、丨(竖)4、丶(点)5、一(横)6、丨(竖)7、ㄱ(横折)8、一(横)9、一(横)10、ノ(撇)11、し...
蓑的意思是雨具名,即蓑衣。读音为suō。详细解释:蓑衣是一种传统的民族服装,又称为"雨衣"或"笠"。它由一块防水材料制成,通常是草或藤编织而成,用于在雨天或潮湿环境中保护身体免受雨水侵袭。蓑衣具有轻便、易于穿戴和防水的特点,是农民和渔民等户外工作人员经常使用的衣物。它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