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字拼音是dèng。邓,汉语一级字,读作邓(dèng),指古国名,也作姓氏。出自: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从邑,登声。——《说文》。邓侯吾离来朝。——《春秋·桓公七年》。申吕应邓。——《国语·郑语》。袭楚至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邓姓,中华姓氏。第一支相传出自黄帝时代...
邓字拼音
邓字拼音是dèng。
邓,汉语一级字,读作邓(dèng),指古国名,也作姓氏。出自: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从邑,登声。——《说文》。邓侯吾离来朝。——《春秋·桓公七年》。申吕应邓。——《国语·郑语》。袭楚至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邓姓,中华姓氏。第一支相传出自黄帝时代的古邓国。第二支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第三支源出子姓,为商朝皇族的裔孙。商王武丁灭了姒姓邓国,随之封其叔父曼季于河北的邓,并赐姓曼,侯爵。
春秋时邓国在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邓城社区,公元前678年楚文王灭邓祁侯,邓国亡,子孙以邓为氏。在西汉时形成了著名的南阳望族。曼季是邓姓族人公认的始祖,子姓邓氏是组成汉族邓姓群体的最主要成员,其历史至少有2600多年。
先秦时期,邓姓主要活动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一带。秦汉时期,邓姓很快散布到四川、陕西、江苏等地。河南是邓姓的发祥之地,南阳郡邓姓的开基始祖为邓况,在汉朝中叶,自楚徙居河南南阳新野。
得姓始祖
武丁,即邓姓出自子姓或曼姓说的得姓始祖。商朝时,商王武丁封其叔父曼季于邓国,同时封其为侯爵,后来曼季建立了邓国,人们称他为邓侯,邓国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近600多年。
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至鲁庄公十六年(即西元前678年),为楚所灭,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以国名为姓,其后人尊武丁为邓姓的鼻祖。
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