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辰时,拼音:【chén shí】;辰时即食时,又名早时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上午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整)。3、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
2、辰时的拼音为"chénshí",也被称为食时或早时。这个时段正好是古人吃早餐的时间,大约在上午7点到9点之间。3、十二时辰制度最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记载。汉代时,这一制度被正式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和人定。同时,也用十二地支来表示这些时辰,例...
辰时,拼音:【chén shí】辰时即食时,又名早时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上午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寅时(03时至05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
子时:zǐ丑时:chǒu寅时:yín卯时:mǎo辰时:chén巳时:sì午时:wǔ未时:wèi申时:shēn酉时:yǒu戌时:xū亥时:hài这些拼音代表了古代中国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时间的两小时。其中,“亥时”对应的是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此时人们通常已经停止活动,进入安歇睡眠的状态。
上午七点钟到九点钟。辰时拼音为chén shí,意思是中国古代计时法指上午七点钟到九点钟;又叫辰刻。辰时(07时至09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