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现代汉语规范常用字,读音为jiè,最早出现在秦系简牍时代,属于六书中的会意字。“界”字的基本含义是指边境,一个区域的边界,如界石、界标;引申含义为范围,如眼界、世界。在日常使用中,“界”也常被用作动词,表示隔开。界,由上下结构组成,偏旁部首为“田”。从文字构成来看,“界”...
界读音是:[jiè]。界:jiè ㄐㄧㄝ_。从田、介声。阡陌纵横之种禾之地是田之范式。人与人形体分别相背之际是介之范式。田、介两范式叠加。田地范围分际区别线是界之范式。本义:边境,一个区域的边限。如:界石(标志地界的石碑或石块)、界标、界址、界线(①两个地区分界的线;②不同事物的...
一、读音 读音:jiè。二、笔顺 竖、横折、横、竖、横、撇、捺、撇、竖。三、词性 1、名词:(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同本义;界限;范围;指某一特殊的境域;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自然界物质的三大基本分界之一 。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
18世纪时,zi-和gi-合并,形成ji-(史称“尖团合流”),从而使得“界”字的发音变为jiai。同时,iai韵母出现iai和ie两读,因为iai的发音像ie+i,被并入ie韵中。进入19世纪,口语中jiai逐渐被简化为jie,这是“界”的现代发音。北京话/普通话的情况如下,南方的汉语发音中,g和ä之间并未...
拼音为"jiè",它的部首是"田",编码包括四角码60228、仓颉woll86、五笔lwjj和98五笔lwjj,郑码为KION,统一码为754C,共有9画,笔顺为251213432。"界"一词在中文中有丰富的含义,可以指地理上的分界,如地界、边界和省界,也可以表示一定范围的认知,如眼界或某个领域的总体,如文艺界、科学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