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逃避徭役,有些人甚至不惜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徭役的造句如下:1.这个年代要读书识字可不容易,入蒙进学要孝敬先生,书本笔墨都贵得惊人,普通人家可白养不起一个不事生产、不服徭役的穷措大。2.为做好文庙的祭祀活动,历代政权均采用“庙户”制度,规定庙户耕种文庙的庙田作为养身地,不纳租税不负徭役。3.隋末,炀帝昏庸,自他登极以来,大兴土木...
”3、谓服劳役。南朝 宋 刘铄 《代青青河畔草》诗:“良人久徭役,耿介终昏旦。”
7、村民为躲避战乱和徭役,常投身大族,成为隐附人口。8、朕以眇薄,君临万邦,夕惕乾乾,思遵古烈,是以每下书蠲除徭赋,休息黎元,庶俯怀百姓,仰禀三光。9、县内兴办的工程、书院、赈济、清徭诸事务无不参与。10、唐代租庸调制,大体比汉代定额更轻,说得上是一种轻徭薄赋的制度。
造句:1、乃有猥贱之侣,规自尊高。浮惰之人,苟避徭役。2、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3、人口、土地和赋税徭役是本章论述的重点。4、朕在不惑之年,蒙天庇佑,喜得贵子,朕诚感其德,故大赦天下,免牢狱之灾,徭役赋税减免三年,与民同乐,普天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