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张三给李四书。这句话展开后就变成:(N个什么样的)张三(在什么样的时间、什么样的地点、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条件、什么样的状态)给(N个什么样的)李四(一本N个什么样的)书 你看懂这句话了吗?如果没看懂的话,看下面的例子把上面的句子排序了。例如:1.(高个子的、留着长头发的)...
【遣词造句用英语】语法连载 182019-11-15
上一章里我们讲解了英语的词法规则,从这一章开始我们要学习英语的遣词造句了。学习英语,要学会用词法和文法进行造句。本章讲解构成英语句子的6大成分。
世界上一切语言的句子,都是由6大句子成分组成的,这6大句子成分是: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谓语、宾语,交代“谁做了什么事”,是句子中最重要的三大成分,它确定了一个句子的最基本结构,如果把一个句子比喻成一个房子,那么主语、谓语、宾语就是房子的主结构,主结构出来了,句子的基本结构也就出来了。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三大修饰成分,句子的主谓宾造出来以后,再把定、状、补按一定的规律加进去,就造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
可以说, 文法就是主谓宾的构成方法。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最通用的、最最……句子结构:主谓宾。
世界上一切语言的句子,都由这6大句子成分组成的,知道了这6大句子成分就知道了怎样造句。
由于6大句子成分是各种语言所通用的,为便于把6大句子成分讲得更明白,下面的讲解中将不用英语来举例,而用汉语来举例,以便使大家更容易理解什么是6大句子成分及其它们各自的作用。
世界各地的人每天所讲的各种语言,每句话都是由6大句子成分组成的。
例如:张三给李四书。这句话展开后就变成:(N个什么样的)张三(在什么样的时间、什么样的地点、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条件、什么样的状态)给(N个什么样的)李四(一本N个什么样的)书
你看懂这句话了吗?如果没看懂的话,看下面的例子把上面的句子排序了。例如:
1.(高个子的、留着长头发的)老师(昨天在学校里)给(小个子的、留着短头发的)学生(一本有趣的英语)书。 2.(凶恶的大灰)狼(在小山坡上、恶狠狠地)告诉(惊恐的小)羊(一个可怕的)故事。 3.(我家的小白)猫(用前爪)抓了(我家的小黑)狗一下。 4.(我的)朋友(耐心地)教(我)(两首)歌。
世界上所有的语言讲来讲去都是在讲这一句“通用结构”的话,只要你花足够的时间去分析汉语句子、英语句子、法语句子、日语句子……你就会发现这一现象。
那么上面的这个通用句子有什么特点呢?它由“三个主要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和“三个修饰结构”(定语、状语、补语)组成。
三个主要结构的第一个结构是一个“人或物”,我们把它叫做“主语”。例如上面句子中的“老师、狼、猫、朋友”就是主语。
三个主要结构的第二个结构是一个“动作”,我们把它叫做“谓语”。例如上面句子中的“给、告诉、抓了、教”就是谓语,它们都是一个动作。
三个主要结构的第三个结构还是一个“人或物”,我们把它叫做“宾语”。例如上面句子中的“学生、羊、狗、我”就是宾语,它们是前面动作的承受者、接受者,受益者、受害者等。
也就是说: 主语:是一个人或物,是谓语动作的执行者。 谓语:是一个动作,是主语执行的动作。 宾语:是一个人或物,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
主语、谓语、宾语,这三个最基本的成分交代“ 谁做了什么事 ”。例如下面的这些句子里,第一列都是句子的主语,第二列都是句子的谓语,第三列都是句子的宾语:
老师 给 学生。 狼 告诉 羊。 猫 抓 狗。 朋友 教 我。 我 喜欢 工作。 他 学习 英语。 我 进 房间。 你 帮助 我。 我们 去 电影院。 我们 听 收音机。 他们 告诉 我。 你 完成 工作。
主语、谓语、宾语,不光交代“谁做了什么事”,也确定了句子的最基本结构。造一个句子时,要首先造出主谓宾,主谓宾造出来了,这个句子的基本结构就形成了。
下面我们再说一说句子的“三大修饰结构”,即 定语、状语、补语 。它们的作用是“详细地交代发生事情的各种细节”,对主谓宾三大句子成分进行“修饰”。
首先说一下“补语”,补语对整个句子进行补充。 请看下面的句子:
老师给学生书。
上面的这个句子中,“老师”是主语,“给”是谓语,“学生”是宾语,“书”就是“补语”。为什么把它叫做“补语”呢?因为它跟在“主、谓、宾”的后面,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使别人对事件的细节知道得更详细。光说“老师给学生”,别人不知道给了什么,如果补上“书”字,别人就知道给的东西是“书”了。补语的例子还有:
狼 告诉 羊 一句话。 老师 教 学生 基础课。 猫 抓 狗 一下。 朋友 教 我 歌。
以上句子中“一句话、基础课、一下、歌”就都是“补语”。
其次说一下“定语”,定语对名词进行“限制”。 请看下面的句子:
“高个子的、留着长头发的”老师
“高个子的、留着长头发的”这几个字是做什么用的呢?它们是用来详细交代“老师”这个名词的细节的,同时对“老师”进行了限制。如果只说“老师”,到底是哪个老师?什么样子的老师?高的、矮的、胖的、瘦的?这些信息都不清楚,而如果说“高个子的、留着长头发的老师”,则“老师”的样子就清楚了。因此“高个子的、留着长头发的”这几个字就是“定语”,是用来限定“老师”这个名词的,定语的“定”字,就是“限定”的意思,有了定语,名词的细节就确定了。汉语里的定语,一般都带有“的”字,或可以加上“的”字,例如:
“小个子的、留着短头发的”学生 “一本厚厚的”书 “凶恶的”狼 “惊恐的”羊
最后说一下“状语”,状语是用来说明一个动作的。 请看下面的句子:
老师(昨天在学校里)给学生书。
这句话里“昨天在学校里”是用来详细交代“给”这个动作的细节的,如果只说“给”, 到底是什么时候给的?在哪里给的?这些细节都不清楚,而如果说“昨天在学校里给”,那么“给”这个动作的发生状况就确定了,因此“昨天在学校里”这几个字,就是动词“给”的“状语”。状语的“状”字,就是说明动作“状况”的意思,状语详细交代一个动作的细节状况。状语,就是说明动作发生的8个方面的状况,这8个方面就是: 时间、地点、原因、状态、目的、结果、方式、程度。
汉语里的状语,常常带“地”字。 例如: “轻轻地”说 (“轻轻地”是“说”的状语) “快快地”跑 (“快快地”是“跑”的狄语) “耐心地”教 (“耐心地”是“教”的状语) “欢乐地”唱 (“欢乐地”是“唱”的状语)
表达时间、地点、方式的状语也可以不带“地”字。 例如: “在教室里”说 (“在教室里”是“说”的状语) “在昨天”说 (“在昨天”是“说”的状语) “用铅笔”写 (“用铅笔”是“写”的状语) “用严肃的语言”说 (“用严肃的语言”是“说”的状语)
把定语、状语、补语的意义总结一下: 定语:详细交代一个名词的样子,即“……的”。 状语:详细交代一个动作的状况,即“……地”。 补语:跟在主谓宾的后面,对句子进行详细补充。
上面这一节,我们讲完了全世界语言通用的6 大句子成分。
to be continued ... (未完待续)
202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