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汉语拼音出现的非常晚,是在清朝末年才出现的,至少鸦片战争以前都是没有所谓的汉语拼音的。这种情况直到“切音字”运动的出现,这个运动是由梁启超发起的,同样这个“切字音”就是汉语拼音的雏形。“切字音”运动虽然是梁启超发起的,不过真正把拼音创造出来的却是卢戆章,他潜心眼睛汉...
在这次会议上,审定了6500个汉字的读音,用各省代表投票的方法确定了“标准国音”;拟定了一套注音字母,共39个,这套字母采用汉字笔画式,字母选自古代汉字,音节采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三拼制,对双拼的反切法进行了改进,其用途仅在于标注汉字读音,不作为拼音文字。这套注音字母后来减为37个(声母12个,韵母13个,介母3个...
比如“悖,冰妹切”,前面的字为上字,取其声母,后面的字为下字,取其韵母,切的意思是反复磨合,也就是拼的意思,冰妹切用汉语拼音表示就是bei,声调为“妹”的声调,即四声。影响比较大的《康熙字典》就是用反切法标注读音的。 但是这些用汉字标注汉字读音的方法有很多弊端,比如反切法,入门最起码要口口教授大量汉...
汉字主要是由“音”,“形”,“译”这三部分组成。有了拼音的产生,将汉字拼音化就变得更加的简单易学,只要用拼音标注出汉字的发音,那么在看见标注之后,我们自然就能根据这个字的读音和意思来学会这个汉字,只需要稍微花点精力去学汉字的形。有了拼音的产生,就让汉...
然而,有提议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作为过渡,注音字母改为拼音字母,帮助国民熟悉字母写法,从而产生了拼音系统。现在,字典中的汉语拼音方案与注音字母一一对应。虽然汉字字母化未得以广泛实施,但拼音字母和拼音方法得以保留下来。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地区仍在使用注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