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读作:jié。碣的解释:作名词表示:刻有文字的圆形石碑,用以记载事迹或颂扬功德等。如:「墓碣」、「断碑残碣」。《红楼梦·第一○三回》:「但见庙内神像,金身脱落,殿宇歪斜,旁有断碣,字迹模糊。」作形容词表示:特立、突出。《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虞渊,鸿...
1,碣[jié]:碣石,东临碣石。2,碣[yà]:碣磍(猛兽盛怒的样子)。
碣 jié 【释义】石碑:墓碣|残碑断碣。碣 刻石中的一类形制。《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如今存之石鼓文,镌刻于鼓形圆石上,内容为歌咏秦国君主游猎之事,故也称“猎碣”。 汉代以前的刻石没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独立的自然石块上,后人将刻有文字的独...
碣的拼音读jié、yà。基本释义:刻有文字的圆形石碑,用以记载事迹或颂扬功德等。【组词】:碑碣、墓碣、残碑断碣。~磍:猛兽盛怒的样子。详细释义:山高耸的;高大的。碣以崇山。——《汉书·扬雄传》。高大的岩石。碣,特立之石也。东海有碣石山。——《说文》。夹右碣石。——《书·禹贡》。...
墓碣,汉语词语,拼音mù jié,意思是墓碑的别称。《后汉书·窦宪传》“封神丘兮建隆嵑” 唐 李贤 注:“方者谓之碑,员者谓之碣。嵑亦碣也。” 宋 苏轼 《与曾子固书》:“祖父之没, 轼 年十二矣,固能记忆其为人,又尝见先君欲求人为撰墓碣。”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