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口干舌燥造句子

关于用口干舌燥造句子如下:1、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我们听得津津有味。2、他经过了长时间的辩论赛,觉得口干舌燥。3、在太阳底下站了会,顿时感觉到了口干舌燥。4、老师苦口婆心地教导,丝毫不觉得口干舌燥。5、他说了一个多小时,渐渐觉得口干舌燥了起来。6、辅导员为了使大家明白这番道理,讲得...
用口干舌燥造句子
关于用口干舌燥造句子如下:
1、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2、他经过了长时间的辩论赛,觉得口干舌燥。
3、在太阳底下站了会,顿时感觉到了口干舌燥。
4、老师苦口婆心地教导,丝毫不觉得口干舌燥。
5、他说了一个多小时,渐渐觉得口干舌燥了起来。
6、辅导员为了使大家明白这番道理,讲得口干舌燥。
7、老师在上面讲的口舌如燥,学生在下面无动于衷。
拓展知识——口干舌燥
出自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联合式;作谓语、补语;指非常干渴。释义: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非常干渴。

近义词
唇焦舌敝、唇干口燥、舌敝唇焦、烟熏火燎、唇焦口燥、口燥唇干。
善哉行
善哉行是三国时代诗人曹植所作的诗歌。这是一首宴会时主客酬唱的祝酒诗。“善哉”者,盖叹美之辞也。感叹世事无常,劝人及时行乐。
作品赏析
第一、二解,主人致辞。“来日大难,口燥唇干。”口燥唇干,是人们处于艰难困苦中的形状描绘。诗歌起调急促,反映了人世沧桑、祸福难测的忧患心理。下二句调子变缓,导出“今日相乐,皆当喜欢”的及时行乐的主题。劝客有饮当尽,有酒当醉。于客套之间寓人生嗟叹。享乐必须要有年寿保障。
造句含义
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

解释
指用词语组织句子。今亦以指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
出处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乐华用铅笔记录下来。
2023-09-18
cdw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7 02:04: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造句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