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拼音的时候古代人是怎么学习汉语的

首先在启蒙的时候是死记硬背的,先生在上面念一句,学生就在下面跟一句。在认识了绝大部分的字之后,就是用读若、反切的方法来标注汉字的读音了。读为和读若虽然在训诂学上意义不同,但是在注音上是差不多的。就是用同音字标注,比如政读为征,哙读若快。参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
没有拼音的时候古代人是怎么学习汉语的
cdw 阅读 1 次 更新于 2025-05-10 04:07: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反切法、韵书、口头传授等。1、反切法:使用两个汉字标注一个汉字的发音,第一个汉字表示声母,第二个汉字表示韵母和声调。通过反切法,可以推断出一个汉字的发音。2、韵书:古代的韵书是一种按韵部排列汉字并标注发音的字典。韵书的使用帮助人们学习汉字的发音。3、口头传授:许多学者和文人通过口头传授...

  •  湖北倍领科技 古时候没有拼音古人们怎么识字读字

    除了形声字,其他字又该如何识记呢?古人发展了多种识字方法。直音法就是找到与被注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汉字来注音,就像小时候不认识字时,用认识的同音字标注一样。这种方法写作“甲,音乙”,如“单,音善”。这里的“单”指的是单父,并非我们熟悉的“dān”。读若法则是找一个读音相似的字来给原...

  •  宸辰游艺策划 没出汉语拼音前,古人是怎么拼读汉字的呢?

    这个时候反切法就很关键了,反切的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反切上下都有多余的成分,拼合时有一定障碍,而且有时候不得不借用其他韵的字作反切下字,造成切音不准确。相对比,现代的汉语拼音则是准确而且简单,可以说对中国汉字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

  •  湖北倍领科技 古代的时候,没有拼音人们如何认字?

    在没有拼音的古代,中国人通过直音法和反切法记录汉字读音。直音法是用同音字注音,例如“箱,读如香”。直音法虽然简单,但也存在局限。如果连同音字也不认识,则无法注音。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汉字仍需口传。随着声韵分开意识的形成,反切法应运而生。反切法使用两个字注一个音,如“夸,苦瓜切”。

  • 我国古人确实没有用拼音来认字,但是聪明的古人也是想出办法来认字,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注音。直音指用同音字来标注,但如果同音字也不认识的话,那这个字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在陌生字上面标注两个字,所注字的声母也是反切上字的,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是反切下字的。这两种方法是很多读书人收益,广...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组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