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拼音:tái,tāi)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台”字最早见于西周,“台”字最早见于战国)。“台”本义为胎,胎胞,常用于表示“以”。台湾省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同时也是台州的简称。呔(tǎi、dāi)口呔字的基本解释,呔dāi,叹词,突然大声招呼,使人注意。太...
1、读tāi的汉字有:台、苔、胎、囼、孡。2、读tái的汉字有:台、邰、旲、抬、炲、菭、跆、鲐、骀、炱、鲐、箈、薹、擡。3、读tǎi的汉字有:呔。4、读tài的汉字有:太、泰、太、态、钛、汰、酞、肽、夳、冭、汏、汱、忲、舦、溙。
台拼音:tái tāi,注音:ㄊㄞˊ ㄊㄞ,部首:口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5画,五笔:CKF 仓颉:IR,郑码:ZSJ,四角:23600,结构:上下,电码:0669,区位:4408,统一码:53F0 笔顺:フ丶丨フ一 释义:[tái]1、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2、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
台湾不用拼音,用的是注音字母。注音字母是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字形式的标注汉字的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注音符号、注音字符。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后台湾当局改称为国音符号。1950年以后,在中国大陆地区,汉语拼音被广泛推广...
台的拼音tái、tāi。声母是t;复韵母是ai。【笔顺】:撇折、点、竖、横折、横。【解释】:一、tái 1、平而高的建筑物,便于在上面远望:瞭望台、塔台、亭台楼阁。2、公共场所室内外高出地面便于讲话或表演的设备(用砖砌或用木料制成):讲台、舞台、主席台。3、某些做座子用的器物:锅台、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