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 读音:[shēng]部首:竹 释义: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歌。芦~。~管乐(yuè)。
笙,一个汉语中常见的字,其读音为shēng,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笙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汉民族传统簧管乐器,通常由三十六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制成,用于吹奏。其构造包括笙簧、笙笛和笙斗三个部分,通过笙簧的振动,进而引发笙笛内部空气的振动,从而发出美妙的声音。在乐队演奏中,最常见的是一种拥有三...
“笙”(拼音:shē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始见于战国时期,本义指一种管乐器,由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后竹席亦谓之“笙”。“笙”是一种传统的民族乐器,其音色悠扬,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魅力。笙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由多根管子组成的管乐器,通常由十三根...
【拼音】:shēng 【部首】:竹部 【笔画】:11画 【笔顺编号】:31431431121 【详细解释】: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笙歌。芦笙。笙管乐。
笙[shēng]笙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1] “笙”始见于战国时期 [2] ,本义指一种管乐器,由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3] 后竹席亦谓之“ 笙”。“笙”为古簧管乐器之一。《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